【北美智權報387期】火熱出刊:2025年美國創新面貌報告:Bayh-Dole 法案四十五年後的挑戰與啟示

0
95

《北美智權報》第387於2025年9月1日火熱出刊,聚焦全球智權與創新政策的最新動態。從美國Bayh-Dole法案四十五周年所引發的制度辯論,到日本企業在無形資產揭露上的政策創新,再到歐盟、台灣在設計與生醫領域的制度變革,本期內容從法規、產業、學術到政策,全面剖析各地智權與創新環境的演進與挑戰。

本期的封面故事回顧了美國《Bayh-Dole法案》自1980年施行以來對創新生態的深遠影響。該法案賦予受聯邦資助的研究機構對其發明擁有專利權,從而催生無數技術商品化的成功案例。然而,20258月川普政府罕見引用該法中的「march-in」條款,要求哈佛大學說明其專利是否違反公開揭露或美國製造要求,引發學界與產業對制度初衷與操作界線的關注。今年6月發布的《2025年美國創新面貌報告》,則透過五位創新者的親身經歷,呈現Bayh-Dole制度如何在激發科技創業與促進社會效益間取得平衡。對於台灣這樣的科研導向社會而言,這場制度辯論無疑提供了如何由「科研強國」進一步邁向「創新強國」的寶貴參考。

在亞洲,日本正以另一種方式深化創新生態。今年的《企業成長戰略報告》指出,日本政府與資本市場正積極推動企業揭露無形資產的規範與準則,從研發成果、品牌價值到員工技能,都被納入價值評估體系。這不僅是對傳統財報思維的突破,也意味著資本市場與創新活動的互動關係正在重塑。企業與投資人之間的對話,不再只是數字遊戲,而是逐步走向對潛在價值與長期競爭力的全面評估。

另一方面,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近期開始清查部分申請人所提交的「微實體」與「小實體」資格聲明是否有誤,可能影響費用減免的合法性與專利有效性。這項措施反映出機構對專利申請誠信機制的重視,也提醒申請人必須更加謹慎處理申請資格與文件準確性。

在實務應用方面,《北美智權報》第387亦深入探討美國近期案例對台灣專利損害賠償制度的啟示。美國法院日益重視「由專利保護的物品所製成之物」在損害計算中的地位,提供台灣實務上未來修法與判例參考方向。延伸到台灣本地,另一則值得關注的議題,是在民事確認訴訟中能否主張專利權移轉登記給真正權利人,目前尚無一致見解,反映出台灣在智財財產權處分與歸屬認定上的灰色地帶仍需澄清。

歐洲方面,歐盟法院近期針對設計保護新穎性優惠期的適用範圍做出新判決(Case-T 66/24),為產業界解釋該優惠期在不同情況下的實務操作,具有高度參考價值。統一專利法院(UPC)也同步開放全球招募國際調解員與仲裁專家,不限國籍,此舉展現出歐洲打造跨國智財解決平台的決心與實際作為。

生醫科技方面,台灣政策與市場的整合正處於關鍵節點。從本期文章「從政策看2025年台灣生醫科技推動現況」可見,政府持續透過法規鬆綁與跨部門合作,試圖打造從研發、臨床到商品化的完整生醫產業鏈。同時,《2025亞洲生技大展》也展現出台灣大學團隊在細胞治療、AI輔助診斷等領域的最新突破,不僅體現學術能量,也凸顯台灣在全球生技舞台的潛力。

法律與政策交錯的國際案件亦值得注意。新加坡近期針對受刑人通訊與著作權保障作出判決(Syed Suhail bin案),引發對監獄中創作權利保障的討論。而在國際貿易與專利政策方面,歐盟與中國針對標準必要專利(SEP)禁訴令的爭議已由WTO仲裁裁定落幕,明確指出中國禁訴令違反《TRIPS協定》,為全球智財規範與國際法權威樹立重要判例。

從制度改革、訴訟實務到政策動態,本期《北美智權報》以多角度剖析全球智權生態的快速變遷。當科技與法規同步進化,創新不再只是發明本身,更是政策選擇、制度設計與社會共識的結晶。未來如何打造兼具彈性與公正的智權制度,不僅是立法者與法院的課題,更是每個參與創新的個體應思考的共同責任。北美智權報將持續為您追蹤下一波政策變化與產業布局趨勢,請加入會員訂閱《北美智權報》或追蹤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以便掌握最新脈動!

智權報387期文章列表

李淑蓮 2025年美國創新面貌報告:Bayh-Dole法案四十五年後的挑戰與啟示
李淑蓮 日本經驗 — 企業成長的戰略:無形資產揭露與投資人對話的新時代
郭廷濠 糖尿病治療藥物西他列汀之先占及顯而易見性探討(上):Mylan Pharmaceuticals Inc. v.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Fed. Cir. 2022)
邱英武 民事確認訴訟中可否主張移轉專利權登記給真正權利人?
李淑蓮 統一專利法院PMAC公開徵選國際調解員、仲裁員與專家決定人  不限國籍、誠徵全球專業人士
許慈真 如何保障受刑人通訊隱私及其著作權?淺析新加坡Syed Suhail bin一案判決
楊智傑 歐盟提起的SEP禁訴令爭端落幕:WTO仲裁裁定中國禁訴令違反《TRIPS協定》
黃蘭閔 USPTO開始排查錯誤微實體及小實體聲明案件
陳秉訓 以實例說明,台應參酌「物品專利所生產之物」計算專利侵權損害賠償
葉雪美 2025年歐盟設計新穎性優惠期範圍與適用定調 - 1:新穎性優惠期與介紹Case- T 6624無效申請案判決裁定
吳碧娥 從政策看2025年台灣生醫科技推動現況
吳碧娥 《2025亞洲生技大展》2025 BIO ASIA 展出亮點:台灣大學團隊
[print_link]

發表留言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此輸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