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安侯建業發佈2024年《台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今年地緣政治風險躍升永續風險榜首,其中社會與經濟面向的永續風險關注度急遽攀升,九大永續風險將於5年內影響超過50%台灣人口,但超過七成企業尚未開始或做好準備,台灣整體社會對於永續風險的投入不足,將成未來重要警訊。
今年最受關注的十大永續風險中,有五項是社會風險,除了前次2022年調查中上榜的「少子化」、「超高齡化」、「經濟不平等及貧富差距大」分別為第二、三、五名,本次更有「社會對立」、「心理健康惡化」躍升進前十名,成為受訪者最關注的社會風險。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指出,除了「極端氣候災害頻傳」、「自然資源枯竭」及「空氣品質持續惡化」等環境風險之外,如何發展社會應對力,以有效回應榜上的社會風險,更是企業展績效現、攸關台灣未來發展的焦點。
相較於2022年的調查,會發現今年社會與經濟風險關注度急遽攀升,其中,國際或區域政治關係風險躍升榜首,凸顯政治風險的不穩定性衝擊層面及影響幅度大;而社會資源落差值得關注,經濟不平等、貧富差距、社會對立等風險持續增加;環境風險已成常態,減碳相關討論甚囂塵上,待觀察環境風險是否獲得實質改善。整體來說,民生相關風險佔據2年內的短期排行;長期而言則是環境風險趨於顯著。
本次《台灣永續風險大調查》,涵蓋企業、工商團體、使命型組織(包括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合作事業)及學術研究、投資人和媒體等跨界利害關係人之負責人、各級主管及職員,共計回收了1,021份有效樣本,並分析出六大關鍵警訊。
九大風險將於五年內影響50%以上的台灣人口
受訪者擔憂「缺乏居住正義」、「經濟不平等及貧富差距大」、「心理健康惡化」、「勞動條件惡化」、「超高齡化轉型壓力」、「少子化危機等六大社會風險」;「通貨膨脹」、「國際或區域正義關係惡化」的兩大經濟風險,以及「極端氣候災害頻傳」的環境風險,這些永續風險於5年內影響超過50%台灣人口,但超過75%的企業尚未開始準備,或是僅初步準備應對,顯見台灣整體社會資源對永續風險因應的投入不足。
KPMG安侯企管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服務團隊主持人蘇嘉瑞指出,高齡與少子現象不僅影響醫療照護資源,對勞動力的衝擊與消費市場轉移更是不容忽視。台灣超高齡社會已來,2036年更將成為極高齡國家,高齡永續成為政府與企業共同重視的國安議題。
超過80%企業將受永續風險衝擊
企業面對人口結構變遷、勞動條件不佳與學用落差等議題導致的嚴重缺工,又有全球暖化、AI新科技氾濫等考驗夾擊,已有85.5%營運不穩定性因此提升、81.5%持續受人才流失與員工招募所苦、61.3% 自認競爭力下降,足見永續風險不僅左右企業中長期發展,更已開始挑戰其當前的經營。
不過今年調查顯示,仍有逾70%企業投入ESG係以「建立聲譽」為主要動機,而非回應市場競爭或營運穩定性挑戰;且僅有1%企業自認已有效應對或解決本業前三大風險、92%則尚未開始或僅初步回應,顯見ESG的目標不應再是品牌行銷,而是須加速思考如何藉此因應永續風險的衝擊、以及早做足準備。
推動永續創新三大挑戰:「影響力評估」、「內部意識與認知」、「相關人力或專業」
超過60%企業表示,已訂定ESG目標,但在推動時仍因「難以評估方案所帶來的影響力」、「管理階層或員工缺乏永續意識與認知」、「未有外部夥伴、內部人力或經驗來設計行動方案」 等挑戰而難以累積成果。此外,調查亦發現,不同規模的公司面對的挑戰也各異:近四成大型企業認為永續意識與認知缺乏、跨部門合作困難是主要的阻礙,中小型企業則尚有逾三成面對資金不足的窘境、小與微型企業面對類似挑戰者更超過四成。
黃正忠認為,多數的企業仍把永續當作是防守(費用),而不是進攻(投資),為此才難以有效將永續化為成長動能與創新策略。黃正忠舉例,金融業可以思考尚有哪些過往較難近用金融服務的弱勢族群,並依照其市場需求重新思考產品設計與佈局,進而有機會增加服務客戶人數、也改善弱勢族群的金融韌性與理財能力;食品業能從友善土地、使用在地原物料、減少包材等思維設計出永續甜點,善加運用策略性思維方能聚合跨部門的翻轉力道。
逾50%使命型組織未有資源或能力進行影響力評估
近年來,由於愈來愈多永續風險解方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且評估其有效性的方式與過往的財務計算迥異。因此影響力績效評估確實已成為國際間熱議的話題與需求。今年調查也顯示,面對眾多利害關係人的期待,有半數使命型組織其實樂於配合衡量成果,但有 68%未有時間或人力、58%缺乏相關資金、51%則不清楚如何評估。因此,如何協同各方之力補足缺口、降低企業與民眾加入改變的門檻,將是接下來回應永續風險的一大挑戰。
超過50%使命型組織認無充足人才及行銷力
即使永續議題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焦點,仍有66%使命型組織苦無充足人才、50%自認品牌行銷能力不足與未能清楚傳達影響力為主要的發展瓶頸。雖然組織充滿翻轉現狀的理想與好點子,無法清楚向既有員工/潛在人才、客戶、消費者等內外部利害關係人傳遞其價,仍難以帶動社會一起化永續風險為轉機。
僅38.1%受訪者對台灣的未來持正向態度
面對重重風險,僅38.1%受訪者對台灣的未來保持樂觀或非常樂觀,更有25.5%持負面態度。即使如此,仍有超過四成民眾認為個人應一起行動翻轉現狀,也期待政府(逾八成)、企業(逾七成)負起責任。雖然未來的不確定性增加,個人願意肩負責任、起身行動的比例仍明顯提升逾兩成,顯示愈來愈多民眾開始意識到個人也是問題解決的重要一環。此外,民眾期待企業帶頭回應風險的比例也增加超過兩成,期許企業接下來應有更多積極的作為,在日常生活中一同實踐永續。
資料來源:
- 2024/12/17,KPMG第二屆台灣永續風險大調查發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