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科技競賽白熱化的2024年,韓國再度以驚人創新動能改寫專利版圖。韓國智慧財產局(KIPO)局金完基於3月31日宣布,韓國透過《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達23,851件,較2023年增長7.1%,締造自1998年以來連續27年正成長紀錄,穩居全球第四大專利強國。此增速不僅在五大專利國(中、美、日、德、韓)中居冠,更在美、日、德申請量同步衰退的逆勢中,拉大與第五名德國(16,450件)的差距至7,401件,奠定其「專利超級強權」地位。
全球專利版圖重組 韓國成逆勢成長典範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PCT申請量微幅回升0.5%至27.39萬件,終結2023年1.8%的衰退趨勢。細究五大專利國表現,韓國與中國成為唯二維持正成長的國家:中國以70,160件(+0.9%)蟬聯冠軍,美國(55,980件,-2.8%)、日本(44,200件,-1.2%)分居二、三名,德國(16,450件,-1.3%)衰退幅度擴大。KIPO指出,半導體、二次電池、生物科技等三大戰略產業專利占比達62%,成為驅動成長的主力引擎。
企業巨頭與頂尖學府共築專利長城
韓國企業端表現尤為亮眼:三星電子以4,640件PCT申請量位居全球第二,年增18.2%創前十大企業最高增速,其6G通訊技術專利占總量近四成;LG電子則以2,083件從去年第六躍居第四,電動車固態電池專利數較2023年激增53%。兩大韓企聯手改寫全球前五強名單,與中國華為(5,210件)、寧德時代(1,990件)及美國高通(2,450件)形成「中美韓三強鼎立」局面。

此外,韓國學術研究機構亦展現深厚底蘊,首爾大學以387件申請量首度躋身全球第五,其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專利獲美、歐、日三方專利局聯合認證;漢陽大學(第15名)的工業機器人運動控制演算法、高麗大學(第18名)的AI深度偽造偵測技術,均成為國際產學合作熱點。韓國四大學府合計貢獻8.7%的國家總申請量,創歷史新高。
從技術到設計 韓國智權全方位出擊
在象徵產品差異化競爭力的工業設計領域,韓國同樣有矚目表現:2024年海牙體系(Hague)設計專利申請量達892件(+8.1%),連續三年穩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中國(3,450件)與美國(2,890件)。三星電子「無邊框折疊手機」、現代汽車「氫能卡車流線車體」等設計,共計拿下12項國際設計大獎,成功阻擋中國廠商在東南亞市場的仿製潮。
商標國際化佈局亦同步推進,韓國企業透過馬德里體系提交2,346件商標申請(+12.1%),維持全球第九排名。值得注意的是,K-pop經紀公司HYBE與電玩大廠Nexon合計註冊217件商標,涵蓋虛擬偶像數位分身、元宇宙演唱會等新興領域,顯見韓流文化正以「智權軍火庫」強化全球軟實力。
KIPO啟動黃金三角戰略 打造專利外交新時代
為鞏固此波成長動能,KIPO早前宣布了三大戰略行動:
- 全球智權樞紐計畫:2025年前增設柏林與矽谷海外智權中心,使全球據點達12處,提供40國市場的專利戰情分析與訴訟支援。
- WIPO直通車機制:透過首爾-日內瓦專家常駐交流,企業可優先申請WIPO仲裁庭的跨國專利糾紛調解,平均處理時程從18個月縮至9個月。
- 專利金融生態系:成立5,000億韓元「高價值專利基金」,協助中小企業將專利組合證券化,首波釋出的5G車聯網專利包已吸引高盛、軟銀競標。
重點數據
- 27年不敗神話的背後:韓國1998年PCT申請量僅1,202件,如今規模成長近20倍。政策面「研發投資抵減率從15%加碼至25%」、企業面「三星將專利部門升格為副董事長直轄單位」、社會面「專利工程師納入國家十大高薪職業」的三重推力,堪稱關鍵轉型密碼。
- 隱形冠軍助攻:除財閥集團外,二次電池材料商Ecopro(PCT申請量年增141%)、生技新藥公司Alteogen(年增89%)等中小企業,正以「專利特攻隊」姿態搶攻利基市場。
- 危機與挑戰:韓國大學專利商業化率僅15%,低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48%)。KIPO將推動「專利創業豁免條款」,允許學研機構以專利出資成立新創公司免徵首三年營所稅。
- 2024全球PCT五強:中國(70,160件)、美國(55,980件)、日本(44,200件)、韓國(23,851件)、德國(16,450件)
- 海牙設計三強市占率:中國(36.5%)、美國(30.6%)、韓國(9.4%)
- KIPO海外智權中心分布:美國(2處)、中國(3處)、德國、越南、印度、巴西、印尼、阿聯酋
參考資料:
- 한국, 5대 특허강국 중 국제특허출원(PCT) 성장률 1위!, 2025-03-31, K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