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專利糾紛新解法 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全面推動「審判-調解聯動」 加速平定紛爭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0
346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為解決專利訴訟耗時冗長、成本高昂的痛點,韓國專利局(KIPO)轄下的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특허심판원,類似美國的PTAB) 宣布,自2025年起全面實施「審判-調解聯動制度」。此制度允許當事人在專利審判程序中隨時轉向調解,由熟悉技術與案情的審判委員擔任調解人,目標將爭議解決時間縮短至6個月內,並降低企業訴訟負擔。

韓國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委員長徐乙洙指出,隨著科技產業競爭加劇,專利糾紛案件逐年攀升,傳統訴訟程序動輒耗時1至2年,不僅拖慢技術商用化進程,更消耗大量司法資源。新制「審判-調解聯動」以「彈性轉換程序」為核心,當事人在無效審判或權利範圍確認等對審程序進行期間,只要雙方同意,即可隨時申請啟動調解。

調解程序啟動後,原審判程序將暫停,並由原審判委員直接參與調解。因調解委員已掌握案件技術細節與爭議焦點,能大幅縮短釐清事實的時間。若調解成立,其效力等同法院和解,案件直接終結;若調解失敗,則恢復原審判程序,確保當事人權益不受影響。為提升效率,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更在大田市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內設置專用調解會議室,並建立「調解委員人才庫」,由資深審查官接受專業培訓後投入調解工作。

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強調,此制度不僅強化技術型糾紛的解決能力,更為企業提供「一條龍」爭端處理管道。委員長徐乙洙表示:「審判委員兼具法律專業與技術理解力,由他們主導調解,能精準切入專利有效性、侵權認定等複雜議題。」未來將透過宣導說明會、流程簡化及線上申請系統,進一步擴大制度使用率。

據統計,韓國近三年專利訴訟案件年均增長逾15%,委員院期望藉此新制分流3成以上案件,並將平均處理時間壓縮至6個月內。徐乙洙強調,快速解決爭議有助企業聚焦研發創新,同時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此外,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已成立專責部門負責制度推廣與流程優化,後續將定期公布實施成效,作為產業界參考依據。

參考資料:

  1. 原文請參考:[특허청] 특허분쟁, 조정으로 신속하게 해결하세요.pdf


發表留言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此輸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