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中國金融監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版權局聯合發布《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四川省、深圳市、寧波市8個省市,展開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辦工作,並在登記、評估、處置、補償等關鍵環節,提出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為了落實中國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位金融」五大方針,因此制訂出《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工作方案》,決定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四川省、深圳市、寧波市開展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工作,加強部署中國金融行業的知識產權。
政策解讀
一是針對「登記困難」問題,支持在試點區域設立商標權及版權質押登記服務窗口或代辦點,開通版權質押登記綠色通道,推進質押登記辦理便捷高效;加快建設在線版權質押登記平台,縮短辦理週期。
二是針對「評估困難」問題,鼓勵商業銀行對於單筆1000萬元以下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透過內部評估或銀企協商形式確定價值;鼓勵政府部門在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方面提供數據、模型和系統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用知識產權整體評價替代價值評估。
第三是針對優化金融機構服務機制,指導金融機構制定知識產權金融業務辦法和管理制度;鼓勵延長貸款期限,提高中長期貸款比例;鼓勵將動植物新品種權、地理標誌、數據權益等納入可質押收範疇;支持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轉讓提供綠色通道服務,三年內免收各項費用。
四是針對「處置難」問題,健全知識產權交易機制,推動專業化處置平台建設,鼓勵知識產權交易營運平台等設置知識產權處置專門版塊;探索採取企業預繳質押期間專利年費等方式,避免專利權因未繳專利費而失效。
五是針對風險補償機制有待健全問題,鼓勵地方建立健全風險分擔與補償機制,探討風險補償前置模式;加強知識產權金融協作,發揮「政府+平台+金融」三方合作模式作用,實現資訊、數據互聯互通,提升綜合服務水準。
中國金融監理總局表示,下一步將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版權局指導試辦省市進行相關工作,透過組織協調、定期進行經驗交流及個案推廣、通報工作進度,推動知識產權在金融工作的質量與績效,努力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資料來源:
2025/3/4,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版权局关于印发《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