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加坡做法看政府如何提供中小企業綠色轉型評估

0
數位轉型可視為企業綠色轉型的前奏,許多歐美大型企業已透過數位技術監測與改善碳排狀況,甚至進一步要求供應鏈夥伴遵守相關碳排規定,在影響力投資與政府政策要求下,未來企業的碳排放能力將成為評估一家企業價值的指標之一;中小企業在當中受到的衝擊不會是最快的,但範圍可能最廣,因此必須及早準備;政府在協助之餘,或許也能參考鄰國新加坡的做法。 綠色轉型刻不容緩,數位綠色科技成為風潮 2022年5月舉辦的達沃斯論壇上,各方討論的主軸著重在循環經濟、淨零碳排,與其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其中,多家國際大廠執行長與政府官員皆提及數位科技在...

如何讓永續觀念成為企業升級轉型側邊助力?

0
數位轉型、淨零碳排、經營傳承已成為當前家族企業遭遇之三大議題,也是許多第一代業者的難言之隱。當前總體環境變化相當快速,外部的通貨膨脹、供應鏈挑戰、技術迭代、社會文化,到內部的傳承接班輪番上陣,挑戰經營者面對不確定環境的應變能力。在這當中,發展「永續力」可能是最合適的對策,透過永續發展來維持企業下個三十年的競爭力。 一代企業主傳承首重本業的轉型升級 全球企業當前在面臨數位轉型與淨零碳排議題時,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評估現況、爾後進行轉型升級。除了外部環境壓力外,來自內部的傳承接班議題也從原先「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型態逐漸浮上檯面。根據PwC(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調查指出,第一代企業主最重視...

技轉補助不是唯一,政府機構應從自身出發提升新創能力

0
我國政府過去技術創新多透過技術移轉 ( technology transfer ) 與技術補助 (grant)為主,然而,當前的新興技術一來為軟體導向,二來具備開放之性質;例如企業能透過開源軟體(Open Source)客製化發展自身所需技術。雖然部份硬體技術仍仰賴政府研發單位提供,但當前企業自身研發能力已大幅提升、同時新創也開始扮演技術驅動的角色時。因此,政府的定位需調整,展開自身變革,從支援者變成創新者。 企業全速投入創新,政府也需要快步跟上 當企業創投成為企業外部創新力量之一時,許多大型業者開始設立專責單位協助產業升級轉型,無論是透過策略性投資了解當前新興技術或人才供需,或是投資...

國際金融學院借鑒,看新加坡如何培養財富管理人才

0
我國在多年前即希望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當前在時機成熟下成立國際金融學院,希冀能培育出跨國資產管理與金融科技人才,並以政大為主要人才訓練中心。放眼亞洲,新加坡的WMI金融人才培訓機構由官方支持,透過淡馬錫與GIC共同成立,其完善的訓練機制,搭配新加坡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在資產管理與私人銀行的培訓上提供強大實務培訓與國際視野,參考WMI在資產管理人才培訓上的做法,或許能在我國政府於人才建立上提供相關靈感。 2022年5月,國際金融學院正式在政大揭牌,為讓台灣年輕人才能與國際金融接軌,以《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為基底,學院以「國際資產管理」、「金融創新與商品」、「ESG...

影響力風潮吹入新創,創業獲利兼顧行善

0
新創市場總是競爭又殘酷的,許多新創除了擔憂今天的生存,還必須必須兼顧明天的發展。同時,一股新的浪潮: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ment),已逐漸在國際成形。這股浪潮自2008年開始,由次級市場吹向一級市場,許多國際創投在投資評估時,也將相關指標納入投資決策中。由於台灣新創未來若要成長,拓展海外市場是不可避免的道路,加上當前環境、公司治理的標準越來越多,企業必須符合相關規定,否則未來容易在供應鏈或市場中被剔除;此外,除被動地符合規定外,主動解決社會問題也是新創在發展上可規模化的切入點之一,且須在草創時就開始準備。 在數位經濟發酵下,全球新創帶來的價值不僅於自身,還進一步延伸...

綠能科技驅動優質稀土永磁需求 台灣業者瞄準商機

0
稀土磁鐵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許多諸如電動汽車及風力發電用之永磁馬達等綠能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都會使用到。因此含有稀土永磁成分的磁鐵(稀土磁鐵)已成為現階段被重視且廣泛應用的熱門材料,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稀土磁鐵種類 磁鐵或稱磁石,是可以吸引鐵並於其外產生磁場的物體。磁鐵分為永久磁鐵與非永久磁鐵。非永久磁鐵在磁化後無法長期保有磁性,也稱為軟磁鐵;永久磁鐵在磁化後保有磁性期間長且不容易失去磁性,稱為永久磁鐵或硬磁鐵。 永久磁鐵一般分為三種:鐵氧體(Ferrite)、鋁鎳鈷合金(Alnico)以及稀土磁鐵。鐵氧體磁鐵係以氧化鐵為其主要成分的陶瓷材料。鋁鎳鈷合金磁鐵係由金屬鋁、鎳、鈷、鐵和...

卡內基梅隆大學稀土回收技術獲科技巨臂青睞

0
根據聯合國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2019年全球產生了創紀錄的5360萬噸電子廢棄物,比過去五年增長了21%。該報告估計,到2030年,全球電子垃圾將比16年前翻一倍。該報告還發現,2019年只有17.4%的電子垃圾被回收,這意味著黃金、白銀、銅和鉑等有價值和可回收的材料被丟棄,保守估計價值達570億美元,這對關鍵材料回收技術開發的急迫性存有警示的意味。稀土元素是清潔能源和高科技製造中最常被使用的關鍵材料之一,其獨特且多樣的特性使其在消費性產品中的應用比任何其他元素都多。 稀土礦的開採、加工既昂貴又費力,而且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負擔;若能開發高回收率且兼顧環保效益的稀土回收技術...

新加坡主權基金投資對台灣淨零碳排的啟示

0
政府協助產業創新轉型的資金未必一定要直接進入企業,從旁提供資源串接、平台建立、促成聯盟也是可行方式。從淡馬錫的例子可得知,該公司已不僅從事投資業務,而是將自己定位為平台企業,同時處理投資與國際資源建立的角色,這在應對如數位轉型或是淨零碳排等大規模、影響範圍涵蓋全產業的議題時相當有效,避免只侷限在單一做法中,事實上,我國產業在綠色轉型的關鍵可能需要仰賴新創的技術,這些新創多半可能為在國外,或是由國際企業分拆出來,若不具備足夠連結能力,單靠政府之力難以加速產業綠化,因此不應自我侷限,而是開放對國外投資。 資金投入為推動新加坡永續發展關鍵要素 無論對企業或是國家來說,永續發展都是相當浩大的工...

扶植新創 智財權先行:《新加坡IP策略2030》帶來的啟示

0
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發布的《2021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指出,新加坡排名全球第八,亞洲第二。面積只有2.5個台北大的新加坡,深知自身天然資源不足,因此創新成為該國生存法則。有鑑於此,星國政府其中之一的目標為成為亞洲技術研發中心。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貿易環境,與政治系統,吸引許多國際大廠如Dell、Siemens、Bosch、Johnson & Johnson、Intel等業者紛紛在當地設立研發中心,同時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

從農業到中小企業,日本政府提供的繼承教育發人省思

0
筆者曾留學日本農業專門學校,觀察與調查當地農業的方方面面;也曾參考台灣農業議題,並發表過關於日本農會金融精神的介紹;試圖在台灣產業方向迷茫時,透過介紹國外事例,敘述制度起源的意旨,廣邀讀者一同思索務實的改善計畫。 在東方傳統思維上,「繼承」這一概念伴隨兄弟親族爭產官司或是宛如後宮皇子之間的鬥爭戲碼,是非常敏感且充滿忌諱的字眼。在施政行政上,往往有清官難斷家務事的盲點;因此農業輔導與中小企業顧問活動也不會去涉入「家庭關係」,更別說由外人來插嘴子女教育甚至是判定「繼承人能力資格」。然而,筆者卻發現同為東方文化的日本,居然在中小企產業政策法規與顧問資格訓練等領域直闖禁區;在北海道的農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