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專利師公會理事長林宗宏 ─ 專利師應多參與公民活動,適時掌握百工百業脈動

0
面對台灣專利市場的「相對性飽和」,對於剛入行或剛考上專利師證照的菜鳥專利工程師/專利師來說,究竟要如何打拚,才能在困境中突圍?新任專利師公會理事長林宗宏認為,自立自強是很重要的,但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所以年輕人在執行老闆交待的任務之餘,也要隨時注意機會有沒有在自己頭頂飄過,而機會飄過的瞬間也要跳得夠高才能抓住機會。他強調平常多充實自己很重要,因為只要跳得比別人高一點點,你才可以比別人先一步搶得機會;此外,勇於挑戰也是必須的。乍聽之下,這些都好像是心靈雞湯之類的勵志書刊中的老生常談,一般人都會認為說得很簡單,但做起來不容易。不過林宗宏的回答可不是在打高空,聽完他從完全不會日文到考上日本留學的獎學...

從窮酸憤青到本土博士:雲科大楊智傑的教授之路

0
攤開全台灣智財相關系所的師資名單,幾乎都畢業自美國、歐洲或日本,像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教授楊智傑一樣,土生土長、沒喝過半滴洋墨水的「本土博士」,可說少之又少。楊智傑執教鞭至今11載,也是《北美智權報》極受歡迎的專欄作家,他的工作之路看似順遂,其實背後歷經戲劇化般的艱辛,直到今年楊智傑晉升為教授了,天天開車上班時還在聽著英文,督促自己不能停止學習! 故事是這麼戲劇化開始的:那天夏天,楊智傑從新竹高中畢業,順利考上台大法律系,卻在準備負笈北上求學之際,被父母告知家裡經商失敗、負債千萬,從此之後他必須靠自己,楊智傑從小到大無憂無慮的人生,就在一夕之間被宣告終結了。 面臨這樣的人生巨...

葉雪美:設計師們,說個好故事吧!

0
今(2018)年剛從智慧局退休的葉雪美,是北美智權報最資深的專欄作家。每一個月,葉雪美都會幫台灣的廠商做功課,搜羅全世界重要的設計專利領域中的最新判決進行深度分析。這些扎實的內容,都得歸功於她在設計領域耕耘了超過三十年的寶貴經驗。 這幾年,設計專利在台灣突然成為了顯學。首先,以每年專利申請的統計數字來看,當發明、新型專利的申請數量都呈現萎縮時,只有設計專利的申請量不但維持穩定,甚至還出現微幅成長。此外,蘋果公司(Apple)與三星(Samsung)的手機設計侵權大戰,更於今年四月被判出超過5億美元的天價賠償金。 前智慧局(TIPO)專利審查官、北美智權報專欄作家葉雪美就在文章(Appl...

政大智財所助理教授陳秉訓 ─ 錯過了DRAM起飛的年代,轉戰智財迎風遨翔

0
19年前,一個年輕人從研究所畢業之後,選擇了DRAM廠的製程工程師工作,但剛好錯過了DRAM起飛的黃金階段,他並沒有耐心的等待下一波半導體景氣循環,而是毅然決定轉換跑道,一頭栽進智財的領域,進入事務所當專利工作師。因為他知道智財受景氣影響不大,鮮少供過於求的問題,永遠在風口上。 熟悉北美智權報的讀者,應該對於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助理教授陳秉訓並不陌生。他在電子公司擔任過製程工程師,也曾在專利事務所擔任專利工程師,因為憧憬進入科技公司擔任法務,放下工作遠赴美國苦讀法律三年,但沒想到最後法務沒當成,卻搖身一變成為在大學教專利的熱血老師。 向來喜歡研究新東西、分析事情的陳秉訓,從...

吳冠賜:環境改變帶來的機會,專利界不能錯過!

0
從去年開始,在公會的爭取下,專利師的職前訓練正式回歸專利師公會,再加上一連串的國際參訪、實務界交流等活動,專利師公會這兩年變得熱鬧不少。之所以會有這些新措施,是為了回應大環境的一連串變化,讓專利師也能跟上甚至引領產業界的新需求。 從2017年開始,國考及格專利師的職前訓練權責,從智慧局轉移至到專利師公會手上,課程內容也出現了不小的變化。「我們加進了很多專利師在工作職涯中會遭遇的實務問題,」專利師公會理事長吳冠賜舉例,除了基礎的專利審查基準課程外,也安排了拜訪智財法院、專利侵權與自由運作(FTO)分析、專利授權與契約、甚至還有事務所設立與管理……。 「老實說,審查基準他們在考試的時候都考...

從科技人到法律人 世新智慧所所長葉雲卿的心路歷程

0
自2018年8月始,世新大學的《智慧財產權法律研究所》將更名為《智慧財產暨傳播科技法律研究所》,此更名計劃已經報請教育部,並已獲准。究竟為什麼要更名?為什麼智慧財產與傳播科技要揪在一起?這個就要由世新《智慧財產權法律研究所》所長葉雲卿來說分明。此外,在跨領域才是王道的年代,葉雲卿還會分享如何從一個科技人轉型成為法律人的心路歷程。 在以前網路不發達的年代,一般大眾都沒有「廣播」(broadcasting) 的權利及能力,必須要拿到執照及許可,才可以從事大眾傳播及媒體業,才可能進行「廣播」,一般普通人只能在自己小圈圈進行小眾傳播;那時候幾乎一套廣電法就可以涵蓋大眾傳播業的法規需求。然而,在網路盛...

吳冠賜:在台灣,每個人都應該懂一點專利

0
在第一年的任期內,專利師公會理事長吳冠賜不只對外推銷台灣的專利環境,對內也首開先例,廣納產業界加入專利師公會的行列。在他看來,台灣專利的問題不只是量的衰退,更有質的困窘;若是想要徹底改變質、量均差的問題,吳冠賜認為,還是得靠專利從業人員自己。 「德國去了三次、日本也去了三次、大陸也去了三到四次……」,專利師公會理事長吳冠賜細數,從年初上任以來,幾乎每個月都會帶著公會成員往其他國家跑,拜訪各國的專利師組織,目的就是希望對方國家的企業能到台灣來申請專利。「很多國家都對台灣有興趣,想要來台灣申請。」 吳冠賜觀察,連續幾年內,台灣的專利新案申請量逐年下滑的趨勢,在這兩年內應該可以稍微打住。「以...

專訪智慧局局長洪淑敏 談創新、談專利、談政策、談兩岸

0
2016年,對台灣專利界而言,雖然說不上是多事之秋,但卻可堪稱是變動快速的一年 。首先是去年底專利師公會理事長新舊交替,於2016年為專利師公會帶來全新氣象;接下來,7月的時候,見證台灣專利發展史的前局長王美花,離開了服務17年的智慧局,高升為經濟部常務次長;然後,到了8月分,原副局長洪淑敏正式接下局長重任,繼續為台灣的專利界打拼。 除了人事交替外,2016年也是新科技崛起及企業力求轉型的一年,在此影響下,專利的申請也有不同的面貌。像是Fintech(金融科技)及綠能科技等技術,在企業求新求變加上政府大力推廣下,今年在這2個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即有明顯的成長。「科技來自人性、專...

專訪周延鵬:錯誤的政策讓台灣智財發展空轉30年 未來該怎麼走?

0
周延鵬:「以我在智財界32年的觀察,政府在智財領域沒有做過什麼有意義的事情,而且太依賴學術界及法人研究單位,也因此把台灣的智慧財產發展給葬送掉。過去台灣ICT產業在專利方面都做錯了,並沒有形塑成國際專業能力,只是大量依賴學術界及法人研究機構,積非成是,將錯誤的觀念透過學校及法人單位,大量擴散出去,擴散到業界再繼續發揚光大,這就是台灣專利沒辦法翻身的原因。更嚴重的是我認為如果大陸專利界在這一輪創新創業政策中起來,那未來台灣廠商連在大陸立足之地都沒有。」 針對最近盛傳高通 (Qualcomm) 智權部門即將與其IC設計本業分家一事,特別約訪了前鴻海法務長,現任世博科技顧問公司執行長及賽恩...

漫畫才子蕭言中:童年玩出創新與競爭力

0
蕭言中的童年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場失敗的悲劇:因為成績不好而沒有零用錢、被老師視為壊學生;因為上課不專心愛畫漫畫逗同學笑而常被老師罰站;因為小學作文寫志願是當漫畫家而被父母直接放棄……這一切都是蕭言中童年的困境。但他並沒有因此被打倒,反而是越挫越勇,想盡各種辦法去解決自己的困境。像沒錢買玩具就自己動腦動手找天然材料製作,結果做出來的風箏比誰都高,燈籠也是最漂亮的;被標籤為壞學生沒同學跟自己玩,就努力畫漫畫逗同學笑,讓同學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樂子的人,跟他在一起很有趣;國中時候為了把妹而玩遍樂團的各種樂器。這些在大人的眼中都是在玩,但蕭言中事後回想認為這是一種訓練,藉著這些成長中不斷的訓練,他後來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