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善用私募股權基金推動產業轉型
過去在台灣一提到私募股權(PE)基金,總會認為是外國大型投資機構專屬的領域,甚至給人股市禿鷹的負面印象。但這幾年來台灣也有愈來愈多的本土型私募基金案例,不但投資的標的更為多元,也已經開始成功獲利出場,增強資本市場對本土私募基金業者的信心。未來,在政府監管機制逐漸完善、以及世界各國逐漸進入疫後復甦的趨勢推動下,台灣私募基金的發展前景應十分可期。
正如同本刊前期文章(Gogoro選擇以SPAC模式赴美上市對台灣的啟示)所提及,在全球資金成本極為低廉的環境當中,各類型的投資活動均十分熱絡。德勤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潘家涓就指出,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私募基金的活動在2020年...
疫後復甦情況不均,將是美國經濟最大難題
一年一度的全球央行年會,已經在8月底時順利落幕。雖然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今年度各國的央行官員仍舊無法造訪位於美國懷俄明州的Jackson Hole這個風光明媚的小鎮,但透過網路視訊的方式反而能讓外界更即時地掌握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尤其,美國聯準會(FED)主席在這個年會上發表的專題演講,更是美國未來貨幣政策的重要風向球,絕對不能錯過。
那麼,今年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演講內容,又釋放出哪些重要訊號呢?
彷彿在呼應年會的主題:不平衡經濟下的總體經濟政策(Macroeconomic Policy in an Uneven Economy),鮑威爾在演講當...
台灣痛苦指數節節高升,應該如何因應?
參考了去年振興三倍券的經驗,政府計劃在今年9月推出五倍券來刺激經濟,問題是台灣正面臨通膨的威脅,繼續刺激消費的後果可能是更難平抑物價,而且失業率節節高升,也與去年的情況大不相同。所以,既然今年的經濟環境與去年已然不同,還應該採用相同的振興券政策嗎?
7月中之後,隨著上半年的台灣經濟數據紛紛出爐,國內主要研究機構紛紛修正全年度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其中,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研院經濟所均把2021年的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上修至5.16%和5.05%。上修的理由也很類似:歐美國家推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並逐步經濟解封,帶動全球市場需求。因此,在出口貿易高速成長的帶動下,台灣今年的經濟表現可望跟剛結束的...
縱使台灣未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台幣升值也無可避免
對科技業者來說,五月份出現的兩記重拳,注定讓下半年會特別難受。第一記重拳是在月初母親節後急劇升溫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企業內部行政管理面臨了巨大的員工居家上班、生產排程大亂的挑戰;第二季重拳則是漲勢兇猛的新台幣匯率,讓出口廠商——尤其是以美國為終端市場的業者——的價格競爭力與成本控管能力,也必須審慎因應。
疫情對台灣的影響,一般人應該都能感同身受,但台幣升值的影響有多大?以台灣科技業龍頭:台積電為例,在四月中的法人說明會上,台積電預期今年第2季的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為28.5(28.5元新台幣兌1美元),並以此為基礎給出了全季的營收、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和淨利率預測。然而從四月下旬開始,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