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電動車產業發展:新興市場成為新戰場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於日前主辦「工具機應用產業趨勢與商機分享會」,MIH EV研發院執行長鄭顯聰分析全球新能源車產業市場,亞太市場是最具有潛力的地區,台灣工具機廠商可以思考如何切入汽車領域的相關應用,趁勢而起成為全球電動車產業生態系統的關鍵角色。
2023年全球電動車銷售成長35%
2023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為1,420 萬輛,較2022年成長35%,其中1000 萬輛是純電動車(BEV),420 萬輛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和增程電動車(EREV)。
2023年全球多數的電動車市場仍持續成長,純電動車(11.1% 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4.7%)佔全球輕型車銷量的15.8%,較...
里程焦慮是電動車市場成長的最大障礙?現在有解方了!
早在10年前,相信很多人在出遠門或出門時間比較長的時候,都會擔心行動電話的電力不能持續那麼久,這種憂慮直到行動電話的電池效能及容量提升、以及行動電源的日漸普及,才逐漸解決;即使在出門的時候才發現忘了充電,只要帶上行動電源還是可以輕鬆出門。如今,這種憂慮又在電動車用戶或電動車潛在用戶上重現,而且有一個專有名詞「里程焦慮」(range anxiety);有報告分析,這種里程焦慮正是阻礙電動車市場發展的主因之一。然而,同樣是對電力不足的憂慮,對行動電話電力不足的解方是否可以套用在電動車上?在某些方面還真的是可以互通的。
里程焦慮(range anxiety)是指電動車駕駛認為車輛沒有足夠的...
特斯拉2024:技術創新與市場挑戰的展望
隨著2024年的來臨,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上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挑戰源自於多個方面,包括市場競爭的激烈化、政府對電動車補貼政策的調整,以及消費者需求和預期的轉變。
首先,市場競爭方面,其他汽車製造商如大眾、通用、寶馬等都在加速推出各自的電動車型,這些新進入者不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同時也在價格和功能上與特斯拉展開了正面競爭。這種競爭不僅限於傳統汽車製造商,新興的電動車公司如NIO、小鵬等亦在迅速崛起,這使得特斯拉在原本相對獨享的市場中面臨壓力。
其次,政府補貼的減少或調整也是一大挑戰。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政府對電動車的補貼政策正在發生變化,這可能對特斯拉的銷售造成影響。補貼...
現在是入手電動車的好時機嗎?答案是肯定的!
全民試車手廖怡塵早在2013年的時候,已開始在籌備汽車的節目,最初的嘗試是新車試駕及剖析新車的議題,迄今已有10年之久,其Youtube頻道《全民瘋車Bar》也有超過50萬訂閱數。除了傳統汽油車外,廖怡塵本身也是一位電動車的車主,也試駕過不少型號的電動車,包括歐系、美系、日系、以及國產納智捷、對岸的小米、比亞迪……等等。因其豐富多采的經歷,受邀於TAIPEI AMPA 2024的【達人講堂】中以《電動車新趨勢:亮點技術與未來發展》為題,分享他對電動車的心得及未來發展的看法,供還在猶豫是不是要入手電動車的你參考。
要探討電動車,先要了解電動車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廖怡塵以電動車才有的獨占功...
台灣發展綠色交通新紀元:氫能車接軌未來
綠色交通是指以環保、低碳和可持續性為核心的交通方式與政策,其目標是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滿足人類對交通的需求。綠色交通的核心理念是減少碳排放,促進能源效率,保護生態環境,推動永續發展。具體而言,是要盡量推廣使用如電動車、氫能車等低碳或零碳排放的交通工具,使用諸如太陽能、風能或氫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發展高效能的動力系統、降低燃料使用,優化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並以長遠的環境與經濟利益為導向,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交通生態系統。
綠色交通的益處很多,包括減少空氣污染,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促進能源結構轉型。減緩氣候變化,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實...
零接觸需求下的國際自駕車趨勢與挑戰
2020年全球自駕車發展受疫情陰霾籠罩,卻也提供物流用途自駕車更多的實戰上路機會。隨著各國法規逐步開放,Level 2已成車市必備功能,Level 3車款在2021年正式上路,預期各大車廠將陸續跟進,2024年全球自駕車出貨量將達到5,425萬輛!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指出,隨著未來半導體技術提升與成本下降、對車輛安全性的重視促使產品升級,以及自動駕駛日趨進步等因素推升,預測2024年全球Level 1至 Level 5自駕車出貨量將達到5,425萬輛,2020〜2024年均複合成長率約18.3%。看好Level 1和...
2024年全球汽車市場小幅成長2.4%、新能源車將維持穩定增長
拓墣產業研究院近日發布2024年全球汽車產業動態及2025年趨勢預測,2024年全球汽車市場(包含燃油車、電動車)銷售量預估小幅增長2.4%,且2025年汽車市場需求預計增加有限。
主要汽車市場趨勢
中國在2024年實行以舊換新政策,且在2024年7月25日提高補貼金額,將乘用車補貼金額提高一倍,車企趁機迭加優惠以刺激銷售,報廢車輛的數量快速增加。但以中國市場2024年前三季表現來看,仍未能擺脫年衰退風險。
美國市場方面,儘管通膨緩解和供應鏈改善使新車平均車價略有下降,但對於面臨生活成本上升壓力的消費者來說仍是一大負擔,因此2024年9月雖開始降息,但對市場刺激效果有限。
...
減少關鍵原料的依賴:稀土的減量與替代
隨著電動車普及率增加,佔比也隨之攀高,預估2030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上看3,000萬台。電動車指標車廠特斯拉(Tesla Inc.)已嗅覺原物料供應鏈至關重要、是競爭優勢的來源,為此已開始佈局往上游移動、跨入原物料領域,其他汽車業者預料也會跟進。電動車對稀土的需求比傳統車型多25倍,例如豐田汽車製造一台電動車Prius就需要25公斤的稀土,而普通的內燃引擎汽車僅需一公斤左右。在電動車電池等高科技產品的需求年年增加之際,稀土需求飆升,製造商不得不受限於稀土的供應源。然而,2018下半年,中國調降36%之稀土開採、提煉配額,此舉給世界各地的製造商造成恐慌,驅使各國開始尋找新的替代方案,加速開發稀土...
推動AI智慧車輛產業鏈,經濟部結合車電產業展現18項科研成果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TARC主題館在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正式登場,展出國內法人單位攜手28家廠商,聚焦AI智慧化與電動化應用的18項創新成果。除了展示法人研發成果,更強調技術落地與產業供應鏈的應用,展現台灣在智慧車電領域的研發量能與產業競爭力,積極推動智慧移動技術升級。
車輛中心:Level 3 AI自駕與資安整合系統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表示,近年AI技術進展神速,運用在自動駕駛車輛,將帶領新一波智慧車電產業發展,今年TARC主題館亮點包含車輛中心攜手台灣智慧駕駛產業鏈能量的「Level 3 AI自駕與資安整合系統」,整合3大AI智慧系統(AI智慧駕駛、AI智慧座艙與AI智慧資安),已運用此技...
從專利看車輛智慧座艙系統關鍵技術發展趨勢
隨著5G布建的普及化,帶出車聯網時代的來臨,智慧化、個人化需求的提升,在新一代車輛產業中發展出「智慧座艙」的概念,智慧座艙目前並無統一的規格標準,凡是能提供個人化、智能化及沉浸式體驗目的的相關發明,均能實現於車輛智慧座艙中,相關市場也不再是由傳統品牌汽車大廠及車輛零組件供應商主導,因此未來「智慧座艙」概念可為資通訊技術開發經驗豐富的台灣廠商帶來無數創造利潤之商機。為此,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於去年(2023) 10月31日發佈了《車輛智慧座艙系統關鍵技術專利趨勢分析研究》報告,以專利來導航,透過專利申請現況,找出產業發展的脈絡,提供廠商在進入車用市場上相關的研發注意事項,並關注進入相關技術領域所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