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成長:2023 年全球研發支出接近 3 兆美元的啟示
全球研發(R&D)已成為衡量創新與進步的關鍵指標,展示了各國在科技、經濟與社會領域的競爭力。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於2024年12月的最新報告《End of Year Edition – Against All Odds, Global R&D Has Grown Close to USD 3 Trillion in 2023》(下稱《報告》),2023 年全球研發支出接近 3 兆美元,即使面對疫情、地緣政治緊張和經濟危機等多重挑戰,研發活動仍保持顯著增長,顯示出全球創新的強大韌性與活力。
研發總量的顯著增長
《報告》顯示,自 2000 年以來,全球研發...
UKIPO推出新專利檢索工具One IPO Search
英國智慧財產局(UKIPO)於1月22日正式推出全新的專利檢索工具「One IPO Search」,以提供更高效、更友好的專利資訊檢索服務,助力國內企業和創新者實現智慧財產權的有效利用和保護。此工具的發布是UKIPO進行數位化轉型計畫中的一項重要成果,旨在通過技術升級支持英國的經濟增長與創新發展。
「One IPO Search」的革新意義
新平台「One IPO Search」取代了運行長達13年的Ipsum系統。Ipsum在過去一年內處理了約20萬次專利檢索請求,雖然成效顯著,但隨著數據量的激增及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其局限性逐漸顯現。相較之下,「One IPO Search」不僅提供...
歐盟向WTO提起申訴,抗議中國干預專利費率妨礙創新發展
為確保高科技產業及電信業能夠有效行使其專利權並保護創新,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1月20日宣布,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磋商請求,以消除中國在智慧財產權方面的不公平和非法貿易行為。
歐盟執行委員會指出,中國授權其法院在未經專利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為歐盟標準必要專利設定具有約束力的全球特許權使用費率,迫使創新的歐洲高科技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降低費率,從而使中國製造商能夠以更便宜的價格獲得歐洲技術。根據中國法律,中國法院有權在未經雙方同意的情況下確定標準必要專利(SEP)組合(包括非中國標準必要專利)具有約束力的全球許可條件,特別是特許權使用費率。
...
從北美智權報轉型看媒體的演變:數位時代智權新聞的全新定位
媒體產業在數位時代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革,而這一浪潮不僅影響了大眾媒體,也對專業領域的內容生產與傳播方式帶來深遠影響。《北美智權報》於18年前成立之初,只是一份為公司客戶提供專利智權法規資訊的電子報;隨著歲月流轉,已出刊了370多期,從月刊電子報到雙周刊,再到如今的線上新聞網站模式,北美智權報的轉型歷程,是數位媒體時代專業資訊平台持續進化的一個縮影。本文將以《北美智權報》的轉型為例,探討媒體如何適應新時代的挑戰,並在專業領域中重新定位其角色與價值。
北美智權報的起點:為專利客戶傳達有用的資訊
北美智權報於2007年5月30日創刊,發行人暨北美智權 (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許鍾光在發刊詞上...
中國知識產權局:2024年中國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75.6萬件、更多專利走向產業鏈
中國知識產權局近日公布2024年知識產權成果,中國共授權發明專利104.5萬件,較去年同期成長13.5%;全年註冊商標478.1萬件,較去年同期成長9.1%;積體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發證1.1萬件。
截至2024年底,中國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75.6萬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97.8萬件,較去年同期成長18.8%。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4件,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預期目標。中國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49.7萬家,較上年同期增加6.9萬家。
圖1.中國知識產權局局長副胡文輝(圖中)日前舉辦2024年知識產權工作新聞發佈會;圖片來源: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國務院...
《中國知識產權局2024年工作報告》:運用效益加速釋放、保護力度持續加大
2024年是中國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中國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最新發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的排名提升至第11位,成為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達到26個,連續兩年位居各國之首。過去一年來,中國穩定推動知識產權發展,朝向設知識產權強國的目標邁進。
知識產權制度保障持續加強
中國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2025年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進行工作報告,申長雨指出,中國扎實推進法律法規制修訂工作,包括《商標法》新一輪修改、《積體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修改草案公開徵求意見、修訂《專利糾紛行政裁決和調解辦法》、發佈《人工智慧相關發明專...
EPO:擁有智財權有助歐洲企業提升競爭力
根據歐洲專利局(EPO)與歐盟智慧財產局(EUIPO)於2025年1月9日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持有至少一項專利、註冊商標或設計的歐洲企業,其經濟表現顯著優於未持有智財權(IPR)的企業。研究指出,擁有IPR的企業在每名員工創造的收入、提供的薪資水準,以及創造就業機會方面均表現突出。特別是對中小型企業(SMEs)而言,擁有IPR對其競爭力的提升尤為明顯。
智財權與企業表現的關聯性
研究涵蓋2013年至2022年間來自27個歐盟成員國的119,000家歐洲企業,結論指出:
研究調查了10年期間(2013-2022 年)來自所有 27 個歐盟成員國的 119,000 家歐洲企業。在...
2024《中國企業專利創新百強榜》發布,華為專利申請量第一、廣東百強企業數量首次領先!
廣東中策知識產權研究院日前發佈《2024中策-中國企業專利創新百強榜》,華為、中國國家電網和騰訊位列榜單前三名,而OPPO、京東方、百度、格力、重心,中國石油分列第4~10名。另外,今年廣東首度領先北京,成為專利創新百強入榜最多的區域。
《中策-中國企業專利創新百強榜》是中策研究院每年推出的公益性研究專案成果,以中國企業為研究物件,設定數量規模、品質水準、結構佈局和轉化效益等四大評價指標,使榜單各面向的分析結果更加貼合中國企業專利發展的實際狀況。
從中國企業專利創新百強榜「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TOP 10觀察,國家電網、華為、騰訊、OPPO和京東方分列前五名。此外,「海外佈局專...
體認侵權對企業造成的損害,才能了解FTO自由運營檢索的重要性
在現代企業中,自由運營檢索報告(Freedom to Operate,FTO)不僅僅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更是保障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策略。在許多專利侵權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到沒有充分執行FTO分析可能會導致的嚴重後果,這些教訓也凸顯了FTO對企業的重要性。本文將從專利侵權風險、企業聲譽影響、技術創新推動力以及市場競爭力保障等多方面深入探討企業執行FTO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競爭加劇的商業環境中,創新驅動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然而,當企業在技術研發或產品推向市場時,隨時會面臨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的風險。自由運營檢索(FTO Search) 的概念因此應運而生,成為企業保障創新合法合規的重要手...
智慧局發表《半導體製程設備廢水處理及再生技術之專利趨勢研究》
高科技產業用水的供水策略與水處理技術日益受到重視,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智慧局) 鑑於國內半導體產業為落實水資源管理,致力研發廢水回收及水資源再生相關技術,於7月25日發布《半導體製程設備廢水處理及再生技術之專利趨勢研究》專案報告 (下稱《報告》)。《報告》探討了半導體廢水處理領域的關鍵技術和專利趨勢,為業界推動綠色轉型、循環經濟、ESG發展及2050淨零排放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智慧局表示,透過廢水回收和水資源再生技術,全球半導體產業在水資源永續發展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零組件主要生產國家,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及技術基礎,相關研發成果不遜於美國、日本及歐洲等先進國家。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