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風險投資市場回顧
全球著名的市調機構 CB Insights 於2024年年初發布了《風險投資狀況:全球│2023年回顧》(State of Venture - Global | 2023 recap)報告(下稱《報告》),揭示了 2023 年創投市場持續放緩,交易及融資總額雙雙降至6年以來的新低點。其中,去年 (2023) 第4季是全球創投市場6年以來最嚴峻的一季。不過,《報告》指出在低迷的市場中,仍有一些具有韌性的領域,包括AI人工智慧及在歐洲地區專注於永續經營的新創公司併購交易流。
《報告》總結了一些風險投資的狀況,重點如下:
● 2023 年創投金額降至 2,484億美元,為 2017 年...
專利盒 vs 研發投資抵稅 台灣適合那一種?
繼345刊期《活化專利 帶動經濟:從歐洲到香港 盤點2023年專利盒政策 》一文,本刊期繼續探討專利盒政策在台灣之適用性。專利盒(Patent Box)在一些國家被稱為創新盒(Innovation Box)或智慧財產權盒(Intellectual Property Box),總的來說,其宗旨為鼓勵研發創新。然而,針對促進研發投資及創新活動,有些國家捨後端 (back-end)式的專利盒政策,採專案補助方式或是前端(front-end)式稅收激勵措施;究竟台灣適合那一種?
研發創新投資抵稅措施
要盤點台灣鼓勵研發創新的相關政策,應該從《產業創新條例》(下稱《產創條例》)著眼,...
一帶一路十週年 中國海外投資產生了什麼變化?
2013年3月14日,習近平於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及國家軍委主席;同年9月,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哈薩克,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同年10月,習近平於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時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同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把「一帶一路」升級為國家戰略。
自2013年迄今,「一帶一路」已歷經10年,成敗功過旁人難以置評,畢竟計劃倡議者想要達成的目標,與政治、經濟學者的焦點不盡相同,再加上疫情攪局了3年,全球經濟發展已經有一點失控,「一帶一路」的後期發展也不例外。
「一帶一路」10週年,值的觀察的是,中國海外投資情況的變化,...
日本打造創業生態系統,J-Startup向新創企業招手
日本的J-Startup計劃於2018年6月啟動,集中公共和私人資源來支持那些具有高潛力的新創企業,目標是培養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全球新創企業,同時增強日本的新創企業生態系統。根據J-Startup介紹,自該計劃啟動以來,日本約有10,000家活躍的新創企業,涵蓋深度科技、平台遊戲、永續發展等重要領域,日本政府宣布希望透過創業計劃,讓新創企業數量在五年內成長十倍。為了吸引海內外的新創企業前往設點,日本政府還設立創業的「國家戰略特區」,其中又以福岡最積極……
由頂級創投公司、加速器公司和企業創投公司,從原創性、成長潛力和使命的角度挑選J-Startup新創公司。由創投公司、加速器、大公司和...
東南亞企業創投發展概況
過去數十年來,企業創新的發展運用大量不同的方法和框架,這些框架隨著時間的更迭反覆出現或消失,傳統上而言,大規模的創新多半由大企業的研發 (R&D) 部門推動,這些部門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確保企業在技術前沿與市場掌握的學習曲線呈現平緩,並能透過規模化強化市佔率,大型企業在全球分工與技術發展單一的時代具備這種競爭優勢。
「投創」成為企業新型創新模式
不過,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消費者偏好變化快速、多種數位技術同時出現,加上風險投資的崛起改變企業的創新方式:由於許多數位技術與人才的出現來自公司外部,企業開始建立創新生態系,並從「內部創新」轉成「開放式創新」模式,像是從...
2023年全球影響力投資概況分析
在一片投資浪潮中,影響力投資逐漸成為全球投資議題,從私募基金到主權基金,無不推動相關理念與浪潮,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 概念徹底實踐。
全球影響力投資穩定成長中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與多家國際私募基金發佈的《2023年私人市場影響力投資報告》指出,即便在國際風險與升息的環境中,過去五年全球的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意識與金額皆上升,一般合夥人正推出更多策略投入影響力投資領域,特別是擁有優良投資記錄(Tracking record)與廣泛連結的合夥人更是如此,這些致力於影響力投資的專業人士正在整個投資...
2023年Q1創投總金額570億美元創新低,生成式AI成為焦點
KPMG安侯建業近日發佈最新《創投脈動:全球創業投資分析》報告,隨著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加劇,地緣政治持續挑戰、烏俄戰爭及對全球銀行體系穩定性的隱憂,2023年第一季全球風險投資總額遠低於600億美元,今年第二季風險投資將繼續疲軟,IPO活動預估持續低迷至今年底。創投除了對替代能源和電動汽車解決方案表現出濃厚興趣,並對生成式AI的發展日益關注。
2023年第一季,全球創投公司透過6,030 筆交易籌集573億美元
根據KPMG安侯建業《創投脈動:全球創業投資分析》報告,全球創投自2022年第一季創下超過2000億美元的高峰後,接下來每季創投投資總額都持續下降。2023年第一季,全球創投共6...
從方舟投資觀點看2023年科技發展趨勢
方舟投資由美國女股神Catherine Wood所成立,管理數百億美元資產,每年皆會發布科技投資趨勢;該公司指出,2023年產業依舊面臨高度不確定性,需要新興科技來解決這些問題。
企業今年需在多變環境下尋找新投資機會
由有美國女股神之稱的Catherine Wood所成立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ment)在2023年1月發佈「2023年14大投資主題」(BIG IDEAS 2023),指出在破壞式創新的世界中,企業至少要注意5大面向,包含快速變革(RAPID PACE OF CHANGE)、高度不確定(UNCERTAINTY AND UNKNOWNS)、法規制衡(REGULAT...
2022風險投資趨勢: 融資案量價雙雙下滑 中國新創包辦公開發行前10大
回顧過去5年的創投或風險投資 (venture funding)的發展趨勢,不難發現在2021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後,即開始迅速回落。如果將2022年的風險投資數據與2021相比,即可發現幾乎全部項目均呈負成長,無一倖免。首先,2022年全球風險投資總金額為4,151億美元,與2021年的6,210億美元相比,大幅下降了35%;此外,獨角獸的產出數量也是急遽下降,從 2021年的539 家到2022年的258家,腰斬式的下降了52%。其他如平均融資金額、過億輪 (Mega-round)融資的案數、新創公司公開發行數等等均呈下滑趨勢。唯一比較亮眼的數字,該是非洲地區2022年風險投資金額比202...
G20後中歐投資協定是否有機會死灰復燃?
從剛結束的G20會議可以觀察到中國大陸正積極與他國互動,特別是歐洲各國,以突破來自美國的科技封鎖。事實上,過去中歐即規劃《中歐全面投資協定」(The 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下稱中歐投資協定》來協助雙邊經貿發展,但在國際局勢下該協定被擱置,透過這次的破冰,《中歐投資協定》或有機會再起爐灶。
中美兩國各方面走向分歧,可關注中歐投資協定是否復甦
在美國祭出各種保護手段下,不久前被封殺的《中歐投資協定》在中國於G20會議後積極與歐洲各國互動後,或許可以關注該協議是否能重生的商機。當然,當前俄烏戰爭情勢讓中國與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