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pnews.members
歐盟普通法院決定消耗品是否為複合式產品的零組件(三)
※本期為「歐盟普通法院決定消耗品是否為複合式產品的零組件(二)」之第三部分。
吸塵器吸嘴(R 763/2019-3)
2007年3月16日,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提出申請序號690 482-0003「吸塵器吸嘴;用於應地板的轉移板」(簡稱系爭註冊設計,如圖4所示)。
2017年3月23日,申請人提出系爭註冊設計的無效宣告申請。主張系爭註冊設計是複合式產品的集成組件,刷子轉移板在真空吸塵器的正常使用過程中是不可見的。實際上,轉移板是在吸塵器的板下使用的,在吸塵器的正常使用過程中躺在底部。因而違反歐盟設計規則第4條(2)款之規定...
設計與著作權及商標制度間之調和
歐盟運作條約(TFEU)第118(1)條授權歐洲議會與理事會,透過普通立法程序制定歐洲智慧財產權相關措施,以提供一致性保護。該規定取代歐盟條約第308條,成為歐盟商標規則(EUTMR)與共同體設計規則(CDR)之法律基礎。而CDR及共同體設計指令(CDD)之修訂提案亦是循此授權,宗旨之一便是調和設計與其他智慧財產權制度之關係。
與著作權制度之調和
CDR敘文第32條(CDD敘文第8條措辭相仿)指出,鑑於當時著作權法並未調和之情況,一方面針對共同體設計與著作權法確立累積保護原則(principle of cumulation of protection),另方面則允許成員國自由決定著作權...
營業秘密分類
在營業秘密的定義中,所謂的「秘密性」,必須是其他人難以得知的資訊,如果在網路即可查詢到,或是業界其他人已知道的資訊,即不屬於營業秘密。而常見企業內部之營業秘密,可以概分為「商業性營業秘密」及「技術性營業秘密」二大類型,二者因為性質不同是否符合「秘密性」條件不盡相同,以下摘錄法院判決之實務見解供參考。
商業性營業秘密
所謂「商業性營業秘密」,主要包括企業之客戶名單、經銷據點、商品售價、進貨成本、交易底價、人事管理、成本分析等與經營相關之資訊。而此等資訊是否具備秘密性,依法院之實務見解,應視該等資訊是否可以從公開管道輕易得知,或企業是否就其另投入相當之人力財力為進一步之整理、分析,...
以馬德里制度取得美國商標保護不使用也可告侵權? 2022年第九巡迴法院Lodestar Anstalt v. Bacardi 案
美國商標採使用保護主義,但同時又是國際商標註冊制度的馬德里議定書簽約國,二者如何協調?一歐洲酒商於2011年透過馬德里制度取得「Untamed」商標的美國保護,但直至2013年都未在美國使用。另一著名酒商在2013年11月在其形象廣告中使用「Untameable」。商標權人一方面趕緊設計「Untamed」品牌的相關產品,並於2016年對被告提出侵權訴訟。但被告認為,原告在2013年11月都沒有在美國使用,故不能控告侵權。
Lodestar公司的「Untamed」商標
本案中,商標權人Lodestar Anstalt(簡稱Lodestar公司)是一個小酒商,大約於2008至09年間,其想...
胃酸抑制藥物化學構造的顯而易見性 (二):Eisai Co. Ltd. v. Dr. Reddy’s Laboratories, Ltd. (Fed. Cir. 2008).
筆者以三篇系列文章方式詳細介紹胃酸抑制藥物化學構造的顯而易見性,本文為第二篇:Eisai Co. Ltd. v. Dr. Reddy's Laboratories, Ltd. (Fed. Cir. 2008).。(第一篇請見北美智權報333期《胃酸抑制藥物化學構造的顯而易見性 (一):Yamanouchi Pharm. Co. v. Danbury Pharmacal,Inc. (Fed. Cir. 2000). 》)
案件背景
本案被告瑞迪博士公司 (Dr. Reddy's Laboratories) 與梯瓦 (Teva) 學名藥廠 (以下合稱瑞迪博士公司) 因為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使用中之營業秘密與「合理保密措施」要件 — 三件美國判決的經驗
營業秘密法第2條要求營業秘密所有人對該秘密「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不過,司法實務上曾否定「使用中」的營業秘密有符合合理保密措施。本文欲以美國《經濟間諜法》(EEA)之相關刑事判決為借鏡,對司法實務提出建言。
EEA之「營業秘密」定義
根據18 U.S.C. § 1839(3),「營業秘密」定義包括資訊性質與三項要件,前者指所有格式與形式的財務、商務、科學、技術、經濟、或工程上的資訊,而後者為:(1)合理保密措施、(2)事實上或潛在的獨立經濟價值、和(3)該價值係來自於系爭資訊非屬他人所可通常知悉或可以適當工具發掘者,且該他人能因該資訊的揭露或使用而獲得經濟價值。
案例一:United...
無人機助力風電市場,空中生物也從中受益
隨著全球對海上風能投資的不斷增加以及風電技術在深水危險環境中的快速部署,風電機組及其相關基礎設施的在役檢測對風電場的安全高效運行具有重要作用,使得近年來使用無人機對風能基礎設施進行遠程和近程的檢查受到了廣泛關注。
圖1顯示無人機能夠在空中懸停並從不同位置和角度拍攝風力渦輪機部件的高畫質影像,透過電腦分析這些影像能夠識別風力渦輪機缺陷或損壞的早期跡象,以利採取適當的維護措施和預防故障發生,不僅可以減少人員前往和爬上風力渦輪機的次數,還可以減少執行危險檢查工作所需的重型起重設備的數量,並能縮短檢測缺陷和從整個系統收集診斷訊息所需的停機時間。
除此之外,像是風電行業看不見的製程設施破...
歐盟邊境碳稅10月上路!電子業三大關鍵策略打造永續供應鏈
歐洲議會在2023年4月18日立法通過實施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適用範圍涵蓋鋼鐵、水泥、鋁、化肥、氫和電力等產品類別,並自2023 年10 月1 日起上路,新法將遵循世界貿易組織(WTO)所制定之規範。電子業全球供應鏈相當複雜,在製造過程中會產生污染環境的碳排問題,隨著國際監管日益嚴峻,電子業應盡速轉型以因應氣候變遷相關規定,將未來可能受到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本碳邊境調整機制過渡期是從今年1月1日起施行,後來延至2023年10月1日開始實施,雖CBAM實施時間延後,但CBAM範圍特定商品已確定擴大,受影響的進口商於過渡期將須申報相關產品的碳排放量,應盡速採取行動及規劃各...
管還是不管:人工智慧的治理趨勢
鑑於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主要國家開始積極對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布局,如歐盟提出著名的《人工智慧法草案》(AI ACT)、美國提出《人工智慧風險管理框架》(AI RMF 1.0),白宮也正在研議生成式人工智慧對於政府及企業可能帶來的衝擊與影響。為了避免使用人工智慧的結果產生更多錯誤、歧視與偏見,針對人工智慧的研發與應用立法制定規範,確有其必要性。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近日舉辦「2023科技法制變革論壇─AI生成時代所帶動的ChatGPT法制與產業新趨勢」,從國際上主要國家對人工智慧的治理趨勢,討論人工智慧技術對當下法律的衝擊。資策會科法所所長蕭宏宜認為,因人工智慧自動生成內容(Ar...
再談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新制中的查證人制度
在北美智權報333期《聯發科法務長宿文堂:查證人在未來智財權訴訟案件中占關鍵地位 》一文中,強調新制中查證人的重要性,由於查證人是由法院選任的,因此,法院如何選任查證人,遊戲規則非常重要。然而,除了如何選任查證人外,預見整個查證人制度本身在實務執行上也會面對很多挑戰,本文將一一闡述。
審理法新制擴大了專家參與的部分,引進了查證制度。據相關修法單位表示,引進查證制度的主要考量,是在於原告或者權利人在起訴之後,都有舉證困難的問題,也就是很難收集有效證據,讓法院相信構成侵權或是竊取營業秘密,因此希望透過新的查證制度,引進由法院選任的客觀中立第3人(專家),而這個查證人除了可以進入被告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