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pnews.members
USPTO對方法項的最廣合理解釋
請求項範圍的解讀是一項很專門的技能,其內涵不僅會因審理機關之不同而有所變化,也會隨著請求項的類型而有所不同。USPTO對於請求項範圍解讀的最高指導原則是奠基於Phillips v. AWH Corp.案的「最廣合理解釋 (broadest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BRI) 原則」,該原則之具體細節見於MPEP 2111,其中雖對物之發明與方法發明均有提及,但在實際案例中的適用方式卻並非依一般常識而可做出正確的判斷。
最廣合理解釋
美國專利實務中,請求項解讀 (claim construction) 的原則並非唯一,在審查階段採取「最廣合理解釋 (BRI) 原...
碳化矽SiC基板發展現狀淺析
集微諮詢(JW insights)認為:
SiC (碳化矽) 產業鏈分為上中下游三個環節:上游包括基板和磊晶晶圓 (或稱外延片,Epitaxial Wafer) 的製備;中游包括晶片、器件或模組的設計、製造和封測;下游則是終端應用。其中基板的加工難度是最高的,它的價值量也是相對最大的,價值量占比中大概基板會占到一半左右。
全球範圍內看,半絕緣基板和磊晶晶圓由4吋向6吋線轉移,4吋線3~5年逐漸淘汰;導電型基板以6吋為主,GREE已有8吋樣品出貨,未來5年將達到量產標準。
中國本土主要半絕緣基板集中在2-4吋,導電型基板從4吋向6吋在逐步過渡,6吋基板開始規模化生產...
從太空產業現況看台灣發展機會
太空產業在台灣已發展將近30年,累積出太空科技的基礎設施與技術能量。蔡英文總統於2020年5月20日就職演說中,將太空產業列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2021年5月31日,「太空發展法」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成為台灣第一部國家太空法案,也是未來發展太空產業的重要法制基礎,隨後在8月30日,「行政法人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亦送交行政院審查。2020年全球太空經濟產業不受疫情影響,總產值高達3,713億美元,台灣目前已有諸多廠商打進SpaceX的星鏈計畫(Starlink),下一步要從零組件供應逐步切入系統領域!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在9月初舉辦「太空產業沙龍論壇」,金屬中心產業研究三組產業分...
因應環境劇變,日本大幅修正智財權法規
觀察近年各國專利、商標法制的立法趨勢,都是在因應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後的新興智財權議題,以及強化權利授予後的爭議處理機制,更不用說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肆虐下,各國主管機關都必須快速做出政策回應。因此,在亞洲居於技術領先地位的日本,在今年內完成了一系列修法方向,就很值得外界參考。
今年5月中時,日本國會通過了一系列的智慧財產權法律修正,以因應近年來急速變化的產業環境。由於牽涉在內的法律不但涵蓋了全部的工業財產權,如特許(即專利)法、實用新案(即新型專利)法、意匠(即設計專利)法、商標法,連弁理士(即專利代理人)法都在修正範圍內,影響層面極為廣泛。
不論在哪個國家,...
5G夠用?淺談6G願景、技術需求、專利佈局、挑戰與機會
當許多地區仍在建設5G網路、當5G手機仍未普及的時候,已有不少國家早就投入6G的研發,這是否表示5G通訊技術不足以滿足未來需求?在3G當道的時候,人們普遍都覺得5G是遙不可及的未來;到了現在4G已成為主流,一般消費者就認為5G已經夠用了,在更換手機時也開始考慮5G的機種。是的,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如果只是聽聽音樂、看看電影、偶而來個視訊電話,甚至是直播,5G網路的確是綽綽有餘。然而,隨著科技發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自動駕駛、工業物聯網、以及高擬真全像通訊這些應用開始普及的時候,5G網路便會顯得不足。根據行動通訊的發展規律,大約每十年便會更新一代移動通訊系統,並且有「商用一代,規劃一代」的發展原...
Gogoro選擇以SPAC模式赴美上市對台灣的啟示
2021年台灣資本市場最重磅的消息,當屬9月中時Gogoro(睿能創意)宣告啟動上市籌資的計畫。不過讓投資人失望的是,Gogoro最後選擇的上市地點並非台灣,而是將以併購一家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併購公司):Peoma Global Holdings的方式,前進美國的納斯達克(NASDAQ)。如果一切順利,最快在2022年3月前,Gogoro的股票就能正式在公開市場上交易。
被外界戲稱為「空白支票公司」的SPAC,是這兩年來最火紅的籌資模式。根據知名律師事務所White & Case統計,雖然從2013年開始...
產業學院3.0:必須由業界主導 打破傳統大學排名的迷思
國內半導體大廠缺人才已經不是新聞,特別是高階人才。隨著市場需求孔急,半導體大廠訂單應接不暇,台積電不斷擴產,人才不足的情況日趨嚴重,業界大佬們也紛紛出來喊話,希望政府可以「做點什麽」,從而加速《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促使產學攜手合作,創建包括半導體學院在內的重點領域產業學院。產業學院的首要目標應是縮小產學落差,弭平兩者間的鴻溝,讓學生可以畢業即就業,成為業界立即可用之才。然而,在條例主管機關是教育部,而審議會委員之政府代表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的情況下,很明顯是「重學輕產」,本末倒置,為未來實際成效打上一大問號。
不過,大專院校設立產...
大陸高端智慧手機市場格局生變: 蘋果、vivo和華為,誰能笑到最後?
「等13,都說13香」。
據說,這是在iPhone12發佈會那年就流傳的一句話。
目前來看,蘋果iPhone13沒有讓太多人失望,尤其是價格。
2021年9月15日淩晨1點,期待已久的iPhone13系列新品如約而至,蘋果公司舉辦了一年一度的手機新品發佈會,掀開了iPhone13系列新品的神秘面紗。
按照iPhone新品的發佈策略,逢單數編號的新品,一般都可認為是上一系列的迭代版或改進版,這次iPhone13系列新品也不例外。
這次的發佈會發佈的產品系列與上一年保持一致,手機分為了iPhone13mini、iPhone13、 iPhone13Pro以及iPho...
面詢
智慧財產局為促進專利申請人與審查人員間的雙向溝通,並提升面詢品質及效率,2017年7月1日起,面詢新制正式上路。智慧財產局同時修正專利案面詢作業要點,規範當事人申請面詢應提出申請書,以避免過去因當事人意思表示不清楚,造成是否辦理面詢之爭議。面詢申請書需填寫面詢事項及說明,具體陳述面詢時所欲溝通之主題,便於雙方進行面詢時溝通。
審查人員在審查專利案時,若認為面詢有助於瞭解案情及迅速確實審查,得依職權通知當事人限期到智慧財產局面詢。此外,專利申請人或申請人委任之專利師、專利代理人、律師;舉發人、被舉發人或其委任之專利師、專利代理人、律師,均能提出面詢申請。在申請專利後至審定前,均可申請面...
談智財局如何依著作權法執行封鎖外國侵權網站
著作權法有針對「網路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稱「ISP業者」)的民事侵權行為設有免責之特別規定。本文意在指出此機制將是現行著作權法下執行封鎖網站措施之法源依據,並建議智財局應妥善研擬相關執行目標。
近期在「著作權法修法及遏止數位侵權意見交流溝通會議」(2021年7月13日舉行)上。美國商會代表提到2020年曾與國家發展委員會、智財局、與文化部等相關單位溝通應檢視現行法制對數位著作權侵權執法之效能不彰問題。該代表建議智財局應再度「可回頭思考是否有採取由行政機關直接介入阻斷侵權網站,再透過司法機關作第二層審查措施的空間」。
另刑事執法代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