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作者 文章來自 Naipnews.members

Naipnews.members

1360 貼文 1 評論

影響力風潮吹入新創,創業獲利兼顧行善

0
新創市場總是競爭又殘酷的,許多新創除了擔憂今天的生存,還必須必須兼顧明天的發展。同時,一股新的浪潮: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ment),已逐漸在國際成形。這股浪潮自2008年開始,由次級市場吹向一級市場,許多國際創投在投資評估時,也將相關指標納入投資決策中。由於台灣新創未來若要成長,拓展海外市場是不可避免的道路,加上當前環境、公司治理的標準越來越多,企業必須符合相關規定,否則未來容易在供應鏈或市場中被剔除;此外,除被動地符合規定外,主動解決社會問題也是新創在發展上可規模化的切入點之一,且須在草創時就開始準備。 在數位經濟發酵下,全球新創帶來的價值不僅於自身,還進一步延伸...

鼓勵中大企業投入創育,經濟部2022年試辦企業加速器

0
為持續推動創育機構轉型,並建構新型態創育生態系,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透過「中小企業創育機構發展計畫」,補助中小企業創育機構,鏈結在地及國際資源,以快速有效孕育台灣新創企業。而在今(2022)年的補助機制中,先行試辦「企業加速器」,鼓勵實收資本額超過新台幣1億元的台灣中大企業投入創育體系,大小攜手共創新興產業發展。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日前舉辦《2022國際創育政策聯合說明會》,負責「中小企業創育機構發展計畫」服務窗口、文化大學創新育成部表示,2018年開始是台灣創育機構的逐步轉型期,當時推動策略是勤畫民間企業投入與投資新創,2020年創育機構邁向轉型成長期,透過建立在地的青創輔導體系,加上推...

我國政府可以從《新加坡智財戰略 2030》學到什麼?

0
新加坡政府和新加坡智慧財產局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Singapore, IPOS)於2021年4 月26日的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活動上公佈《新加坡智慧財產權戰略2030》(Singapore IP Strategy 2030, SIPS 2030)。《SIPS 2030》是一個為期 10 年的藍圖,旨在將新加坡打造成為全球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 IA)和智慧財產權(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的樞紐地位 (A Global Hub for IA / IP)。《SIPS 2030》有三個主要目標,分別是 ...

全球半導體產業未來三大發展方向

0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發表《2022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調查報告顯示,儘管全球半導體產業正面臨供應鏈挑戰,產業領導者對財務與營運的信心指數仍創下歷史新高。無線通訊是目前半導體產業最重要的營收動能,感測器/MEMS則再次被視為成長最快的產品。 《2022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由KPMG全球總部和全球半導體聯盟(GSA)於2021年第四季共同執行,受訪者來自全球152位全球半導體高階主管,其中有48%來自美國、25%來自亞太地區、27%來自歐洲與其他國家。 晶片供需失衡將延續到2023年 根據調查結果,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創下新高,95%的領導者預期未來一年企業營收將...

2022年Q1智財申請出爐,發明專利外熱內冷、商標微幅成長

0
智慧財產局公布2022年第1季智慧財產權趨勢,智慧局共計受理3種專利申請合計17,498件,較上年同期增加2%,而商標申請24,450件,比去年同期略增0.3%。發明專利方面,本國人申請件數增加10%,其中台積電申請723件居冠、外國人以高通242件最多。商標方面,以「農業食材」產業為申請最大宗,本國人在「農業食材」件數最多並已連續兩年正成長,外國人則在「技術研究」件數最多且成長顯著;申請人中,統一企業以220件商標申請案拿下本國人之首,外國人則以廣東龍順國際物流76件最多。 外國人發明專利申請成長10% 台灣智慧局受理申請的三種專利案件中,以發明專利12,534件為最大宗,件數較上年...

精密位移平台

0
這次要介紹的是精密位移平台,這個是一個三軸移動平台,每軸的解析度可以到1奈米,已經有設備廠用在半導體的Stepper(步進式曝光機)上,這個需要很高超的整合能力,在機械、電機和軟體上頭都得下一番功夫。但這些能力並非一蹴可幾,而是有超過三十年以上的經驗累積。 這間公司從滾珠導螺桿起家,從基礎的工業零組件開始做起,累積了豐富的機械設計和製造經驗,並以此基礎發展軸承和滑軌,並在近期成功量產諧波式減速機。這間公司的滾珠導螺桿的品質和精度已經能和世界前幾名的公司比肩。 同時這間公司也發展自家的電機裝置,如控制器、馬達驅動器、線性馬達和線性量測器等產品,也累積了雄厚的電機裝置的製造和設計經...

全球2022年併購活動降低,但成長動能依舊

0
根據PwC的統計指出,自2019年開始,企業的併購浪潮方興未艾,單是2021年的交易件數就超過62,000件,較2020年成長24%,而併購金額超過5.1兆美元,包含130件鉅額交易。相較於國外動輒數百上千起的併購案,台灣業者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對於併購較不熱衷,雖然政府近期開始放寬併購法規,逐步建立有利於投資併購的環境,但在傳統的產業氛圍下,許多業者大多仍偏好以有機式創新尋求成長曲線與轉型。而由於市場特性關係,台灣併購人才取得較不易,故政府是否鼓勵企業協助培養相關人才,也是企業未來能否成長的關鍵要素。 併購活動受疫情與地緣政治影響下滑 根據標普全球市場服務(S&P Global...

美元升值潮下,出口產業須更注意生產成本壓力

0
美元升值的效應,正在全球範圍中擴散。以美國作為目標市場、國際金融交易也以美元佔主導地位為重的台灣,所受到的影響也更為深遠。不過,若以為美國升息後,台灣的出口產業必然能從蓬勃的美國消費市場受益,恐怕是輕忽了美元升值潮下,台灣出口廠商得面臨的龐大成本壓力。一來一回之間,出口產業是否真能獲益?還很難說。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的同時,物價漲幅也同樣令人難以忍受。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5月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台灣在4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到了3.38%,是今年以來第二個月突破3%;若是僅看17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物資(如:米、麵粉、衛生紙、清潔用品……等),漲幅更高達4.41%。 ...

樂隊成員分道揚鑣後,誰才是團名商標權利人? 2021年Beasley v. Howard案

0
樂團團員拆夥後,可能出現各自主張擁有團名商標權,而出現商標爭奪訴訟或互告侵權。2021年,美國第三巡迴法院做出Beasley v. Howard案判決,再次處理類似爭議。該判決涉及一個訴訟法上的問題:先使用人到美國商標審理救濟委員會(TTAB)撤銷對方商標輸了之後,可否再到法院以先使用商標控告對方侵權? Ebonys樂團拆夥後,各自主張團名的商標權 1967年,比斯利先生(David Beasley)在紐澤西州的卡姆登成立了一個名為「The Ebonys」的樂團。Ebonys是幫助創建「費城之聲」的眾多樂團之一,費城之聲是一種以費城國際唱片公司為中心的節奏布魯斯音樂風格,融合了靈魂樂、...

中國知識產權局《關於加入海牙協定後相關業務處理暫行辦法》解讀

0
中國於2022年2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註冊海牙協定》(1999年文本)(以下簡稱海牙協定),並將於5月5日在中國正式生效。 中國知識產權局 (CNIPA) 指出,加入海牙協定有利於中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便利其創新主體在國外獲得外觀設計保護,有力促進擴大開放和經濟競爭力提升,營造更好的創新、投資和營商環境。為了切實推進海牙協定在中國生效後的順利實施,CNIPA明確修改後的專利法實施細則、專利審查指南生效前過渡期間的業務處理規則,制定了《關於加入海牙協定後相關業務處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並於4月22日正式發布《關於加入海牙協定後相關業務處理暫行辦法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