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布局重組 台灣資服產業迎海外商機與挑戰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0
13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顧問張家維5月7日於38屆MIC FORUM Spring《AI無界AI Boundless》研討會中表示,美國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影響以全球製造業首當其衝,初期對資訊服務產業並無直接影響,然而製造業是我國資服產業的重要客戶,因此影響依然存在。

根據MIC統計,我國超過三分之一的資服業者主力客戶是製造業者,當製造業面臨產業劇烈變動,將影響對資訊服務的投資。除此,已有許多製造業者在討論是否重新布局在全球生產基地,尤其是赴美生產,然而生產線建立包含上下游產業夥伴的共同遷移之外,更需要各類資訊系統的協作,因此,是否跟進海外市場布局,將考驗台灣資服業者的調度能力,同時帶來拓展國際市場的新契機。

資策會MIC表示,雖然資服產業受到對等關稅政策波及,然而預期2025年整體資服營收仍為緩步向上,主要是企業營運型態的轉變、數位與淨零轉型的趨勢推動、製造業全球供應鏈體系重新布局的壓力,以及AI新興應用落地等因素的支持。產業顧問張家維表示,面對全球製造業的挪移,資服業者應探索如何有效的協助製造業,透過新興科技提升營運效率與降低全球運籌的複雜度。

資策會MIC指出,從生產線維運來看,如何結合AI、機器人、產線設備共同協作,打造靈活調度且高度智慧化的產線,是未來新世代生產線的關鍵;從運籌系統來看,資服業者短期內可思考透過AI Agent、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協助企業用戶進行現況盤點,包括出口清單盤點、生產歷程追蹤,以及關稅影響試算;下一步協助用戶進行各類供應商的清點、替代性生產方案,以及運籌體系的模擬與優化;最後透過相關系統,協助用戶做到產業面或環境面的風險預警。

在技術發展上,AI Agent已成為顯學,隨著開源模型、框架與工具逐漸成熟,其效能相較閉源模型與工具的差距已逐漸縮小,進而吸引企業用戶更積極嘗試以生成式AI為基礎的智慧科技。在開源、閉源產品並存的市場,企業用戶導入生成式AI將更具彈性,張家維表示,開源工具雖有性價比優點,然而客製化、訓練、維運、優化、資安管理等需要具備足夠的專業能量,而多數企業欠缺專業AI研發管理人才,將凸顯資服業者在開源體系的重要性,無論是模型選擇、系統規劃、資安環境設計,或資料治理,都更需要系統整合業者投入,也成為資服業者在AI世代的重要商機。


發表留言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此輸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