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市場飛起來!2025年全球無人機產業應用趨勢
根據德國無人機市場調查公司Drone Industry Insights預估,2030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成長至558億美元。測繪、巡檢、物流運送是當前全球無人機在交通領域的主要應用,未來發展又以無人機物流運送最被看好;而在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後,無人機在軍事上的應用亦備受注目。
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
根據Drone Industry Insights預估,2022年全球無人機市場產值為306億美元,預計以7.8%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至2030年達到558億美元。其中,商用無人機的市場更將以8.3%的年複合成長率更快速的成長。進一步從地區來看,2022年無人機以亞洲市場產值119億美...
中國工業物聯網2023年發展趨勢與市場商機
面臨美國強力科技封鎖,中國極力建立自身製造體系,二十大後發展成為製造強國立場不變,其中,工業物聯網的重要性逐漸提高,中國製造業已開始從量變轉向質變。
二十大後的中國產業發展方向
甫才結束不久的中國二十大會議揭露未來中國十年的發展戰略,包含「科技自立自強」、「提升供應鏈可靠韌性和安全」、「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創」,這是之前十九大並未出現的,而也代表著中國正加速與美國脫鉤,走向「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其中,製造業是重中之重。
自從該國政府打壓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企業,並限制教育科技,在十三五與十四五規劃中強調實體經濟的重要性後,可推斷未來中國要強化的是先進製造業,以先進製造、而非由網路...
疫情紅利消失,2023年伺服器市場成長收斂
市場研究及調查機構 TrendForce發布預測,雖然全球伺服器市場將持續成長至2025年,但隨著前三年疫情所帶來的紅利消退,2023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增幅將收斂至3.7%,而受到地緣政治變化影響,未來各國對於小規模資料中心(Data Center)的需求將持續浮現。
TrendForce資深分析師劉家豪在「集邦拓墣產業科技大預測」的活動中表示,2020~2022年疫情為伺服器市場帶來「疫情紅利」,首先是個人生活習慣的改變,在疫情期間居家辦公與遠端學習需求的增加,電子商務及收看線上影音都增加了雲端的使用量;其次是企業的轉型需求,疫情下企業需要遠端或異地辦公,對於伺服器的需求變大,上雲...
全球移動顯示器恢復成長,預估2023年出貨將逾百億美元
隨著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科技逐漸成熟,跨領域與跨場域的新興應用已是全球科技產業關注的焦點。而面板顯示作為人機介面的重要關鍵,創造出各種互動顯示應用場景,為面板顯示產業帶來一波新商機。近年來,台灣面板顯示廠商已在智慧醫療領域積極布局,其實智慧移動的顯示解決方案,也是面板廠商可以開發的高潛力應用領域。
資策會MIC觀察全球移動顯示器出貨值表現,2021年達到88.26億美元,比2020年出貨成長16.5%。進入後疫情時代,各國逐步採取與新冠病毒共存的生活模式,許多國家逐漸開啟國門並放寬旅客出入境限制,消費者搭乘各種運輸工具或是開車外出之需求增加,預估2022年全球移動顯示器出貨值可達...
高可靠度的雲端分散式系統
電腦和各種資訊系統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了,其應用數不勝數。舉例來說,許多人都有到ATM (自動櫃員機) 進行提款或轉帳的經驗,這部ATM當然是一部電腦,並且連接銀行內部的資訊系統,將我們的交易紀錄送到銀行去。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活動也都依賴於電腦,例如買火車票、飛機票、演唱會門票、到醫院看病時掛號、看診、繳費、領藥等等。如果沒有可靠的電腦和資訊系統,這些服務可能將會錯誤百出。
圖1顯示了一個最簡單的資訊系統,透過一部伺服器來提供服務。這部伺服器可以是負責售票的伺服器,也可以是負責進行金融交易的伺服器,依我們想要提供的服務來決定。使用者要使用這些服務時,首先要連線到這部...
美中衝突下的產業資安機會
科技封鎖是美中衝突的主軸,但背後是地緣政經角力的結果,雙方皆在提高制定數位經濟標準的能力。資安雖然非主力技術,但身為技術背後的強力後盾,美國政府也開始將資安列為優先政策,配合其他方式展開制裁。
資安戰是否美中科技衝突的下個戰場?
美中衝突正在持續,拜登政府的作法有別於過去川普政府的「覆蓋式攻擊」:川普著重在實體貨物的關稅制裁,但該種做法由於範圍太大反而不好使力,導致美國對中國大陸仍然產生大量貿易逆差,企業用各種方式持續對中國大陸提供科技產品與零組件。相較之下,拜登政府則採用「科技鎖喉」的精準攻擊,從晶片、關鍵設備、人工智慧、軟體等四大面向進行封鎖。例如美國自2020年初便開始阻止荷蘭艾...
5G手機成長不如預期,手機專利戰成隱憂
資策會MIC預估,2022年台灣手機出貨3.28億台,其中5G手機出貨量為2.46億台,占全球比重38%、年成長18.6%,展望2023年,台灣5G手機預估出貨2.68億台,比今年成長8.7%。隨著非台灣組裝的5G手機出貨量逐漸增加,明年台灣5G手機占全球比重將下滑至32%,陸系ODM業者將侵蝕台灣組裝廠營收表現,但短期內旗艦、高階機種仍是陸廠難以搶進之處。
受到地緣政治緊張、經濟面影響,消費市場面臨需求壓抑,資策會MIC估計2022年全球智慧型手機規模為12.6億台,手機出貨量比去年減少6.8%,展望202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約14.5億台,2022年至2026年的年複合成長率...
全球衛星物聯網快速發展下的新機會
除半導體外,衛星產業也被視為未來重要國家戰略產業之一,而物聯網的廣泛應用也進一步提升衛星的偵測與分析能力;在歐、美、中等國的政府與企業紛紛加大資源投入下,未來的科技爭霸戰將由地面延伸至太空領域。
全球衛星物聯網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
根據 IoT Analytics 《2022-2026年衛星物聯網連接市場報告》,低軌衛星(Low Earth Orbit,LEO)的衛星物聯網市場將在2022-2026年間以25%的複合年增長率成長。事實上,在過去幾年業者部署的衛星物聯網網路多半都利用低軌衛星技術,主要原因為低軌衛星具備兩大特點。第一為更適合低功耗通訊,由於低軌衛星通常部署在200公里高度以...
6G規劃中:行動通訊與衛星通訊、感測技術的整合將是應用關鍵
雖然5G進程才走到一半,但各家大廠與研究機構也已經開始對6G進行規畫了。根據當前的規劃,6G的正式名稱將訂為「IMT-2030」,也就是將在2030年時正式推出。屆時的人類社會,又會因這項技術有什麼新面貌呢?
每年9月初各家消費電子大廠都會推出新機種,搶佔年底的消費旺季,而今年蘋果與華為在最新的旗艦手機上,都把衛星通訊當作主要賣點,例如蘋果的iPhone 14全系列都支援與衛星連線的「SOS緊急服務」,讓手機天線可以直接連接衛星,就算周圍沒有電信行動網路或者無線訊號,也能向外界求助。華為的Mate 50系列則是與中國自有的北斗衛星系統合作,可以在中國境內使用衛星發送位置和文字訊息,還...
國際政經動盪下,建立數位供應鏈成企業未來策略重心
一個世界、兩個體系(技術體系)已經在美中持續衝突下成型,美國積極透過拉攏盟友,急欲切斷中國大陸的技術發展;中國則力推技術與市場自給自足,擺脫美國的「卡脖子」。而全球供應鏈在兩國拉扯的力道下被更嚴重撕裂,當選邊站成為趨勢,企業的供應鏈佈局必須更數位化,可以說數位技術融合促成人工智慧製造發展,大國博弈加速了供應鏈數位轉型的速度。
一個世界,兩套標準正在裂解全球供應鏈
當前全球已經開始面對「一個世界、兩種標準的時代」,美中接連祭出措施,一個試圖斬斷對方技術發展,另一方則努力自立自強,而這一切皆與訂定「產業標準」或「國際標準」有關。而就在筆者撰寫此文同時,拜登政府正考慮簽署行政命令,進一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