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從台灣發電占比看我國能源政策

0
為達2025年邁向非核家園目標,我國政府於2016年9月即開始推動新能源政策 —「啟動能源轉型與電業改革,帶動自主綠能產業發展。」回想當年推動新能源政策之初,行政院指出新能源政策之核心在於「能源轉型與電業改革以長短期策略相互搭配,確保電力供應;同時積極推動節約能源及擴大再生能源發展,全面推動包括節能、創能、儲能及智慧系統整合等措施,希望帶動新興綠能產業發展與促進綠色就業,引領產業與全民共同朝非核家園邁進。」從推動新能源政策開始到核四商轉公投於2021年底落幕,迄今歷經6年,全球的能源、經濟、環境、技術都已歷經翻天覆地的變化,像是中美貿易戰、COVID疫情、俄烏戰爭…等等,全球各國皆受影響,無一...

碳有價時代來臨!碳排放量將影響企業獲利能力

0
全球已有超過137個國家、5,230家企業加入全球淨零陣線,碳排放已成為經濟貿易的重要議題,隨著「碳有價」的時代來臨,不僅國際碳價在近兩年迎來高峰,碳定價未來也將持續上升,在2030年前須達到每公噸50~100美元的水準,將直接衝擊高碳排產業的獲利能力。而在低碳轉型的大趨勢下,首當其衝的將是促使企業達成淨零目標的金融業…… 全球各國淨零排放承諾,助長了碳有價的趨勢,2022年全球訂定的碳價機制數量成長至68個,另外尚有3個機制正在規劃中,共管制全球約23%的溫室氣體排排放。中國及韓國以碳交易市場為主,日本則導入碳稅系統,亞洲其他國家則考慮施行碳稅;歐洲與加拿大採取碳交易制度(ETS)...

意者從速 USPTO新專利加速審查辦法:氣候變遷緩和試辦計畫

0
USPTO為加快乾淨及綠色能源技術發展,針對這類有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緩和氣候變遷衝擊的產品製程,公告新的加速審查辦法:氣候變遷緩和試辦計畫(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Pilot Program)。試行期間最長一年,名額最多為1000件。 USPTO局長Kathi Vidal 2022年5月24日出席美國能源高等研究計劃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Energy (ARPA-E))能源創新高峰會,公開致詞時表示,USPTO為加快乾淨及綠色能源技術發展,針對這類有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緩和氣候變遷衝擊的產品製程,特別設計...

卡內基梅隆大學稀土回收技術獲科技巨臂青睞

0
根據聯合國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2019年全球產生了創紀錄的5360萬噸電子廢棄物,比過去五年增長了21%。該報告估計,到2030年,全球電子垃圾將比16年前翻一倍。該報告還發現,2019年只有17.4%的電子垃圾被回收,這意味著黃金、白銀、銅和鉑等有價值和可回收的材料被丟棄,保守估計價值達570億美元,這對關鍵材料回收技術開發的急迫性存有警示的意味。稀土元素是清潔能源和高科技製造中最常被使用的關鍵材料之一,其獨特且多樣的特性使其在消費性產品中的應用比任何其他元素都多。 稀土礦的開採、加工既昂貴又費力,而且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負擔;若能開發高回收率且兼顧環保效益的稀土回收技術...

淨零排碳目標下的風險與商機,任何產業都無法輕忽

0
本刊前期文章(三大推力接連出現,通膨問題如何解?)分析過,因替代能源價格高漲造成的「綠通膨」,將是未來數年全球經濟的關鍵要角。不過,若從整個氣候變遷的角度來看,物價上漲恐怕只是最輕微的影響。隨著全球暖化現象日益劇烈,各界對零碳排的呼聲也愈來愈高,對於廣大科技製造業已經形成難以忽視的壓力。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最新出爐的年度全球風險報告,在5至10年內,全球前十大威脅當中,來自氣候、環境面向的就佔據了前五個。「其實,不管在短期的2年內,還是在中期的2至5年內,極端氣候以及氣候變遷因應行動的失敗,都已經是全球的最大威脅,」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指出,縱使當前全球危機重重,但氣候變...

從農業到中小企業,日本政府提供的繼承教育發人省思

0
筆者曾留學日本農業專門學校,觀察與調查當地農業的方方面面;也曾參考台灣農業議題,並發表過關於日本農會金融精神的介紹;試圖在台灣產業方向迷茫時,透過介紹國外事例,敘述制度起源的意旨,廣邀讀者一同思索務實的改善計畫。 在東方傳統思維上,「繼承」這一概念伴隨兄弟親族爭產官司或是宛如後宮皇子之間的鬥爭戲碼,是非常敏感且充滿忌諱的字眼。在施政行政上,往往有清官難斷家務事的盲點;因此農業輔導與中小企業顧問活動也不會去涉入「家庭關係」,更別說由外人來插嘴子女教育甚至是判定「繼承人能力資格」。然而,筆者卻發現同為東方文化的日本,居然在中小企產業政策法規與顧問資格訓練等領域直闖禁區;在北海道的農會組織...

稀土元素提取分離技術研發:綠色環保是王道

0
稀土金屬之所以稀有,不是因為它們真的稀缺,而是因為提取分離過程相當困難。從礦產開採稀土出來,必須經歷複雜的化學蒸餾條件,過程中會對附近的環境造成污染。再者,從礦石中提取稀土元素也會產生有毒和放射性的酸洗液,對公眾健康和環境都是莫大的隱憂。因此,稀土的提取分離技藝肯定是傾向更加環保安全的趨勢發展。 聽到葡萄酒,直覺想到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產地法國;論及稀土,眾所皆知,中國是全球稀土第一大國、儲量產量世界第一。中國的稀土,就像是法國的葡萄樹,沒有它怎能釀得出好酒呢? 有工業維生素之稱的稀土,是鈧、釔和全部鑭系元素的總稱,也是所有高科技產品展現高性能而必須添加的原材料,更是尖端產業在國際競爭中...

台灣再生能源的下一個希望:地熱發電

0
台灣首個民間營運的百萬瓦(MW)等級地熱電廠,於2021年11月取得電業執照,地熱發電開始正式啟動,平均每日可發6萬度電,成為台灣再生能源的大事。地熱發電最大特色是不受天候影響,可24小時穩定運轉,發電過程不僅碳足跡極小,電廠佔地面積也相對少,是各國極力推廣的再生能源之一。台灣位處於太平洋火環帶,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相當於11.7座核四廠的發電量。 何謂地熱發電 地熱發電是利用地球內部的高溫加熱地層水推動渦輪機發電,透過鑽井的方式把地下高溫地熱水及高壓蒸汽取出地表推動渦輪機發電,發過電的地熱水再回灌地下重新加熱,再取出地表發電。地熱是使用地球內部的熱源取代煤碳、天然氣或核燃料,是一種便...

藻礁公投之後的三大變數

0
今年12月18日,我國首次「未與公職人員選舉共同舉辦」之四案公民投票,因同意票之票數未超過投票權人總數25%且同意票未超過不同意票,均未通過。依公民投票法第31條及第32條第1項之規定,公民投票案不通過者,主管機關應於投票完畢七日內公告公民投票結果,並通知提案人之領銜人。主管機關公告公民投票之結果起二年內,不得就同一事項重行提出。此為藻礁公投不通過之後的直接法律效果,政府或投下不同意票的選民,或可安心兩年內毋庸再面對同一事項公投。 然就第20案藻礁公投之部分,在公投不通過之前,就已有諸多法律程序進行中或應進行而未進行,即便藻礁公投未通過,隨著相關法律程序之進行,中油三接仍然有三大變數。本...

落實漁電共生的環社檢核機制,法律問題如何解套?

0
民國(下同)98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公布,政府開始實施「保證收購」20年之「躉購費率」制度,自此之後,太陽光電在台灣開始快速發展。但因過去太陽光電開發案的環評標準過於寬鬆,公民團體近兩年開始積極推動「漁電共生」環境與社會檢核,雖然此概念立意良善,若要在台灣真正落實,仍有諸多法律層面的問題待解決… 依據經濟部能源局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108/109年度),109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為582萬瓩,已占台灣全國總發電設備裝置容量5751萬瓩的10.1%。由於太陽光電在發電時不排放溫室氣體,有助於減緩全球氣候變遷,在台灣能源轉型的路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太陽光電電廠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