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太空技術創新趨勢
全球目前有超過35,000家航太公司、350萬名員工,2023年新增員工約18.4萬人,足跡遍及美國、英國、印度、德國和加拿大。航太產業整體呈現穩定的技術成長和活躍的投資,技術亮點包括衛星平台建置、太空生物技術太空系統網路安全、模型火箭和太空船管理等等。
隨著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活動不斷成長,新創公司正在為太空旅行和交通管理,甚至於太空垃圾和碎片清除創建可行的解決方案。而低軌道衛星(LEO)以及大數據和分析,同樣在未來太空任務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全球航太技術產業概況
航太工業透過5G、先進衛星系統、3D 列印、大數據和量子運算等新興技術來擴大升級太空營運,包括天氣預報、遙感、全...
工具機產業數位轉型,別忘記申請專利
台灣機械業或工具機業以傳統產業型態的中小型企業為多,雖然此等企業長久以來因成本考量,對專利的關注度一般不高,然而工具機產業當前正在面臨數位轉型及綠色轉型,以及以AI提升功能的技術發展大潮流下所生的人機協作、數位雙生相關的人機介面技術,為了保護智慧財產權上的權益,在研發技術的同時,提出專利申請有其必要性。
工具機數位轉型趨勢
工具機產業數位轉型大致上包括了工廠智慧化、數據分析與雲端計算、AIoT、數位雙生與人機協作及區塊鏈技術等五大元素。工廠智慧化係透過智慧化技術,實現生產流程自動化和數位化,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數據分析與雲端計算則是應用大數據、AI人工智慧等技術,對生產過程和產品品質進...
供應鏈泛政治化的衝擊影響
隨著地緣政治衝突的持續,民族國家在獲取關鍵供應鏈投入方面的合作與競爭將會加劇,保護主義和製裁仍將是各國政策工具包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可能找到新的應用。供應鏈政策透過投資補貼促進了經濟成長,但也埋下未來通膨的種子,保護關鍵資源的範疇將會擴大,同時,關注地方政策的實施與追蹤全球地緣政治同樣重要,主因在各國大選後可能出現各種保護政策。
COVID-19後,供應鏈政策成為各國實現國家安全的優先事項,直接行動將著重在技術領域,特別是半導體及其在軍事和國內應用中的應用,各國也加強措施,防止與技術相關的資訊洩漏給對手,以歐盟為例,歐盟成員國目標為降低來自他國「經濟依賴或經濟脅迫武器化」的風險;而間接...
2024年台商海外布局:傳產、電子業首選越南,服務業瞄準美國
陸委會2月發布最新統計數據,指出2023年台商赴中國投資創歷史新低。近年台商海外布局著重分散風險,反映在赴陸投資金額及占比節節下降,已從2010年83.8%,降至2023年的11.4%。不僅如此,台商未來三年海外投資意向中,東南亞已取代中國成為台商海外投資的優先選項,其中又以越南呼聲最高;而在美中貿易衝突、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等影響下,美國也成為台商可能投資地區的優先備選地區。
面對地緣政治動盪情勢,及美中貿易戰、科技戰愈演愈烈,台商已順應國際供應鏈重組,調整全球布局,降低對陸投資,提升對美、歐、日及新南向國家投資比重,以分散生產風險。
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司統計,2023年全年核...
【為台灣加油打氣專欄】研磨墊磨耗即時監控系統
在半導體製程中,研磨是非常重要的步驟。講到研磨,大家也許會覺得沒什麼特別。但是實際上,半導體製程所需要的研磨技術是非常精密的。我們常見的半導體晶片,是由許多層的矽、金屬、絕緣層等許多材料組成的,過程就像建造房子一樣,一層一層往上堆疊。每一層製造完成後,表面有可能不平整,此時需要利用研磨將表面磨平,才能繼續製造下一層。假如沒有好的研磨技術,每一層的表面崎嶇不平,最後成品的品質會非常不好,良率就會很差。
目前在半導體製程中被廣泛使用的研磨技術,稱為「化學機械研磨 (chemical-mechanical planarization, CMP)」,請看圖一。
研磨墊的表面是硬...
全球主權基金近期發展動態
主權基金近期被認為是推動各國經濟成長的驅動力之一,從中東、亞洲,到歐洲皆然,由政府作為經濟成長引擎的模式又重新出現,主權基金也再次扮演重要角色。
沙烏地阿拉伯:推動製造業與基礎設施發展
PIF 近期成立一家價值1,000 億美元電子公司,名為 Alat(阿拉伯語為「機器」),其目標是成為該領域主要製造業者之一,並計劃在2030 年該國為GDP 貢獻93 億美元,公司於2024年2月正式成立,生產領域則包含機器人、運算和數位娛樂,以及先進的重型機械,並將尋求提供產品來解決永續發展過程。另外重要的一點是,Alat 將生產半導體,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供應,並減少2020-2023 年晶片短缺期間...
多明尼加是否成為下個PCB產業設廠熱點?
多明尼加共和國是世界上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提供也許是拉丁美洲最具吸引力的商業環境,並且是先進製造活動近岸投資的主要候選人——特別是印刷電路板(PCB) 等電子產品和半導體的組裝、測試和封裝 (ATP)。
一個充蠻成長潛力的開發中經濟體
在多種因素的推動下,全球經濟目前正在經歷劇烈的重新排序,其中包括 COVID-19 大流行引起的供應鏈中斷;人工智慧(AI)等突破性數位技術的出現;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尤其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為了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彈性和成本競爭力,先進電子製造商正在考慮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替代生產地點,為各國提供獨特的機會來展示其獨特的價值主張,以吸引國際經濟...
《科技戰與國家安全》地緣政治下保障戰略資源的國家礦產安全戰略
2024年是全球大選年,根據國際選舉制度基金會(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lectoral Systems,簡稱IFES)統計 ,全球將選出至少20位國家領導人,全年從1月至12月至少有逾46個國家將舉辦各類選舉。除了台灣,日本、印度、印尼、俄羅斯、歐盟、非洲、墨西哥和美國等國家,未來一年內都將舉辦舉世關注的國家大選,牽動國際情勢甚鉅。
2024國家大選充滿變數
全球大選局勢中,最受關注的還是2024年底(11月中旬)登場的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呼聲最高的候選人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捲土重來,很可能再度對上現任總統拜登,屆時「川拜對決...
英國崛起:政府主導科技與產業趨勢更為明朗
英國在脫歐後雖然在經貿上受到一定程度衝擊,但該國依舊在科技創新上保持全球領先,特別近期科技變遷從技術本身創新一路延伸到國際關係,因此英國政府積極透過三大措施來確保其競爭力。
英國斥資3億英鎊投資先進鈾燃料生產
2024年1月,英國宣布投資3億英鎊啟動「高含量低濃縮鈾 (HALEU) 計劃」,到 2050年幫助提供高達24GW清潔、可靠核電的計畫的一部分,這項計畫將滿足英國電力需求的四分之一。而英國將成為歐洲第一個啟動高含量低濃縮鈾核燃料計畫的國家,加強新核能計畫的供應,並迫使俄羅斯進一步退出全球能源市場。 以下為計劃內容:
該計畫建立在英國作為核燃料生產世界領導者的地位以及英格蘭...
國家太空中心積極扶植本土太空產業 專利、新創媒合雙管齊下
2024年第一場太空科技媒合會《臺灣太空新時代_創新三部曲》已於1月11日假台北小巨蛋台灣科技新創基地 (TTA) 盛大召開。是次媒合活動指導單位為國科會、由國家太空中心主辦、工研院負責執行。活動以創新三部曲:專利智權 x 新創媒合 x 專家座談三主軸,展現國家太空中心專利技術及新創育成的成果與資源,並邀請了國內對太空技術應用或商機洽談有興趣的業者,共同參與台灣太空領域重要的新時代。國家太空中心一向以提升國家太空科技研發能力,執行國家太空政策與計畫,促進我國太空活動及太空產業發展為首要任務,是次活動為過往研發成果交出了一張亮麗的成績單。
顧名思義,創新三部曲共有三部分,分別是專利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