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11日報名開始,到11月5日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歷經7個多月,「2024年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終於圓滿落幕。主辨單位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智慧局)指出,本屆競賽首度以「企業出題×團隊解題」競賽模式,促進專利分析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共有15家企業共襄盛舉,同時吸引了50支隊伍報名參賽。過程中參賽團隊與出題企業深度交流,充分瞭解產業需求及分析目標,讓專利分析布局貼近產業發展趨勢。最終經過初複賽的激烈競爭,8支優秀團隊脫穎而出,獲得總獎金30萬元。
競賽結果由台灣大學與業界人士共同組成的「來自公館的AMY」團隊,以《智能客服技術之專利分析與布局》拔得頭籌,政治大學及清華大學組成的「雲端馬斯特」團隊以《智能客服專利研究 — 以語音辨識技術為核心》獲得第二名,第三名則為台北科技大學及中興大學「專利小五郎」團隊的《駛入新視界:智慧座艙AR-HUD專利分析與布局》(所有8支得獎團隊及作品詳見表1)。
歷屆競賽不斷改進 力求更貼近實際需求
智慧局局長廖承威在致辭時表示,此一競賽今年是第4屆,從一開始沒有獎金,到今天能夠設立高達30萬元的總獎金,這是一個質的飛躍,也顯示了智慧局及業界對專利布局分析競賽的重視與肯定。其中第一名的獎金高達12萬,對參賽團體來說,是一份不小的激勵。而更重要的是,這份獎金背後所代表的,是對團體專業能力的肯定。
他指出,此一競賽的歷史其實並不長,但每年都在不斷改進和創新。最初,這是一個完全由參賽團隊自己出題的比賽,但這樣的模式有時會出現一些挑戰,比如參賽團體可能會把已經完成的成果拿來比賽,削弱了競賽的意義。因此,經過幾年的摸索與反思,智慧局於第二年決定改革,讓一部分題目由企業提供,這樣不僅能更貼近實際需求,還能避免參賽團體「一魚兩吃」的情況。
企業出題的意義與成果
到了今年(2024),為了進一步提升比賽的專業性、實用性及貼近市場需求,智慧局決定將所有比賽題目全部交由企業來出題。廖承威表示雖然這個孤注一擲的決定有許多不決定的因素,但結果卻令人相當滿意 — 成功吸引了15家企業提供了27個題目,而且參賽的隊伍也達到了50隊,這些數字顯示出此一競賽在業界和學界的影響力與吸引力。
此次競賽參與出題的企業包括鴻海精密、群創光電、益福生醫、台灣大哥大、台灣中油、昊慧、和興國際等國內企業,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口服巴金森氏症藥物、智能客服、遠距醫療等前瞻技術應用提出產業需求 (詳表2),透過參賽團隊所完成之各項專利技術分析及產業發展報告,協助出題企業發掘創新技術及擬定未來市場發展策略方向。
展望未來:創新與跨界合作的無限可能
競賽指定使用智慧局所建置之「全球專利檢索系統(GPSS)」,GPSS收錄超過1億6,500萬筆全球專利文獻,具高效的檢索與專利布局分析服務,可協助參賽團隊快速探索技術突破點。除了有GPSS系統助力外,智慧局也透過培訓課程及專家輔導,讓參賽團隊在競賽過程中不斷精進,逐步成為產業專利布局的生力軍。
廖承威指出,經過幾年的發展,專利布局分析競賽已經不僅僅是一場競賽活動,它已經成為了業界和學界合作的一個重要平台,成為企業發現優秀專業人才、發掘創新技術的橋樑;他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的企業參與此一比賽來出題、提供專業指導,並從中發現更多具備專業能力、能夠提供高質量專利分析的年輕團隊。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