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创投脉动:全球创业投资分析》报告出,受贸易关税紧张局势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升高影响,加上IPO市场重启时程延宕,全球创投市场呈现资金集中、态度保守的分歧趋势。其中,以人工智能(AI)领域最受资金青睐,吸引大量创投资金涌入,显示投资人对AI应用前景抱持高度信心;相对而言,其他产业则因市场不确定性而出现投资趋于保守的现象。尽管整体交易笔数持续下滑,全球创投投资金额仍创下新高。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仅完成7,551笔创投交易,却募集高达1,263亿美元资金,显示市场资金转趋集中于少数具高成长潜力的新创企业。

2025年Q1创投趋势
KPMG Private Enterprise全球创新创业网络每季度皆会推出《创投脉动:全球创业投资分析》报告,重点介绍新创投资在全球与主要区域市场中面临的机会、挑战以及投资趋势。本季度KPMG报告深入剖析全球及区域创投趋势,亮点包括:
- 人工智能领域持续火热,跨区域交易活络
2025年第一季度,人工智能持续主导全球创投市场。美国出现多笔指针性大型交易,如OpenAI、Anthropic与Infinite Reality等,但其他地区也不乏亮眼表现。
在欧洲,人工智能驱动的产业应用成长强劲,包括瑞典预防医疗新创Neko Health(2.6亿美元)、英国AI视讯平台Synthesia(1.8亿美元)等多笔千万美元以上交易。
亚洲市场则有来自中国的自驾新创Neolix Technologies(1.37亿美元)、半导体新创Univista(1.37亿美元)、澳洲医疗AI新创Harrison.ai(1.11亿美元)、香港与波士顿双总部的新药研发AI公司InSilico Medicine(1亿美元),以及印度法律科技新创Spotdraft(500万美元)等重大投资案。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AI新创DeepSeek于本季度推出的R1模型引发全球关注,随后腾讯与阿里巴巴也发表自家大型语言模型(LLM),各自宣称比以往模型更节能高效,反映全球在LLM领域争夺主导地位的竞争日益白热化。
- 地缘政治驱动国防与航天科技投资升温
面对AI技术主导权的竞争,各国政府亦大举投入发展。美国启动「星际之门」(Stargate Project)计划,投入5,000亿美元建构次世代AI基础设施;欧盟则启动InvestAI计划,规模达2,060亿美元;法国宣布投资1,120亿美元,中国则推出1,380亿美元国家引导基金,锁定AI与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
地缘政治升温也推动国防科技创投交易激增。美国本季度出现多笔大型交易,包括Saronic Technologies(6亿美元)、ShieldAI(2.4亿美元)与Epirus(2.5亿美元)。此外,日本航天科技亦受瞩目,交易包含ArkEdge Space(5,100万美元)与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4,500万美元)等。
- 替代能源与洁净科技持续吸金
替代能源与洁净能源在2025年第一季度仍为全球创投热点,尤其在美国,能源新创获得显著资金投入,包括核能公司X Energy(7亿美元)与核分裂新创Helion(4.25亿美元)。
欧亚市场的能源投资则更具多样性,例如:德国能源管理新创Reneo(6.24亿美元)、瑞典能源合约平台Elvy(1.53亿美元)、中国智能电动车制造商长安凯程(2.74亿美元)、澳洲永续农业新创Stacked Farm(1.5亿美元)等。
- 美国IPO市场受挫,港交所呈现回暖迹象
2024年第四季度末市场对IPO回暖的期望,未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关税与贸易战的疑虑拖累多国股市,迫使新创企业对上市计划转趋保守。
不过,亚太市场出现些许亮点。中国知名饮品品牌蜜雪冰城(Mixue)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为区域市场注入信心。面对美国市场挑战,香港交易所显然成为亚洲投资人资金回流的重要管道。
美洲获914.8亿美元投资,为全球资金最集中的地区
从创投总投资额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美洲表现亮眼,创投投资金额大幅攀升至914.8亿美元,成为全球资金最集中的地区。此增长主要受到多起大型交易案推动,包括OpenAI获得高达400亿美元的瞩目投资,以及Anthropic于两轮募资中筹得45亿美元、美国AI新创Infinite Reality募集30亿美元、Groq获得15亿美元资金、新加坡软件管理新创DayOne筹集12亿美元,以及美国社群平台X获得10亿美元。
相比之下,欧洲市场则呈现较为温和的成长,创投投资总额达179.6亿美元。本季度欧洲最大笔融资为马耳他加密货币新创Binance,筹资20亿美元,其次为德国房地产科技公司Reneo,筹集6.24亿美元。亚洲地区则再度面临季度下滑,创投投资金额跌至129.3亿美元,创下自2015年统计以来最低水平。区域内具代表性的交易包括新加坡数据中心新创DayOne的12亿美元融资、中国清洁技术公司SE Environmental获得6.88亿美元投资,以及印度电商平台Meesho筹得5.5亿美元。
2025Q1交易活动显著下滑
尽管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吸引大量资金,推升全球创投投资总额创新高,但交易活动则呈现显著下滑趋势。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创投交易笔数降至7,551笔,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8,801笔显著减少,创下历史新低,仅略高于2016年第三季度的7,245笔交易。

面对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许多创投机构采取观望态度,暂缓出手以评估市场波动是否为短期现象。此外,IPO市场迟未回温也使创投家倾向保留资本,进一步压抑交易动能。随着企业逐步调整对市场的风险评估,全球各区的创投交易速度也同步放缓,所有主要地区的交易量均呈下滑趋势。
创投处于观望、新创公司延迟公开上市计划
许多创投原本对2025年第一季度持谨慎乐观态度,预期随着商业信心回升、投资与退出活动增加,市场将逐步复苏。然而,随着多项不确定因素浮现,特别是美国行政命令、关税与贸易谈判反复不定所带来的不稳定性,让乐观情绪逐渐降温,并促使创投机构再次暂缓人工智能以外领域的大型交易案。
市场原先预期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IPO市场有望出现反弹,但由于不确定性挥之不去,许多新创公司选择推迟公开上市计划。例如,美国AI基础设施新创CoreWeave于季度末挂牌上市,但其平淡表现与特殊商业模式,并未成为市场的风向指标;而瑞典金融科技新创Klarna原预计于本季度IPO,最终也延期,若其在第二季度成功上市,预料将成为其他晚期科技新创评估上市时的重要参考。随着IPO市场回温时程进一步延后,创投机构势必重新评估资本配置策略,一些新创企业也可能需在更遥远的上市之前,寻求额外融资以延续成长。
2025Q2展望
展望2025年第二季度,人工智能仍将是驱动全球创投市场的核心动力。特别是产业应用的AI解决方案、先进机器人技术,及光学雷达等赋能科技,预计将吸引更多关注。同时,在地缘政治紧张情势升高的背景下,国防科技与网络安全领域的创投活动也可望同步增加。在面对贸易战升温及其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创投市场在本季度仍保持观望态度。
此外,随着IPO不确定性持续升高,并购活动可望成为企业寻求策略性退出的重要替代方案。全球科技巨头为抢先布局,也积极出手收购具潜力的新创企业。就在美国政府宣布提高关税之前,Google以32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网络安全新创Wiz,此举可能成为催化科技与资安领域并购潮的关键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