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智權報│專利申請│商標申請│侵權分析│智財權顧問│專利佈局│美國專利 - https://naipnews.naipo.com -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結果揭曉 逾五百項創新成果齊耀登場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25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aiwan Innotech Expo, TIE)發明競賽頒獎典禮於10月18日在隆重且愉悅的氣氛中舉行。今年共有554件參賽作品角逐鉑金獎、金獎、銀獎與銅獎等殊榮,吸引國內外發明人、企業代表與研究團隊齊聚一堂,展現台灣科技創新與智慧財產應用的豐沛能量。

國際嘉賓雲集 展現台灣創新實力

TIE發明競場頒獎典禮出席貴賓包括經濟部智慧財產局(TIPO)局長廖承威、台達電子法務長葉國良、鴻海科技集團經理林鵬飛、明門集團劉副總經理、以及微星科技智權室代表冷耀世等產業界重要人士。此外,韓國發明振興會(KIPA)理事長金時亨與泰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T)執行長Wiparat De-ong等國際貴賓亦親臨現場,共同見證亞洲地區創新研發的交流成果。

廖承威局長:TIE是科研成果與創意激盪的年度盛會

智慧局局長廖承威致詞時表示,每年的TIE都是科技研發成果集中展示的重要平台。今年博覽會展出技術總數達1,100項,充分展現台灣科研體系的厚實基礎與創新能量。

其中,發明競賽展區共匯聚超過554項創新技術,除國內團隊外,更有73項來自海外的參賽作品,顯示台灣已成為國際發明交流與技術展示的重要樞紐。

廖承威指出,本屆競賽評選過程嚴謹,歷經書面審查與現場評比兩階段遴選,最終選出各類獎項得主,包括鉑金獎14面、金牌104面、銀牌103面、銅牌138面。廖承威強調,這些得獎技術不僅具有高技術含量,亦兼具產業應用深度與市場發展潛力,足以代表台灣在全球創新舞台上的實力。

國內發明區由中華電信以16面獎牌及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以13面獎牌成為最大贏家,學校發明區由崑山科技大學與明志科技大學分別以14面及12面獎牌脫穎而出,展現學研創新實力;在國外發明區,韓國發明振興會(KIPA)、泰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T)及墨西哥專利局(IMPI)等單位表現亮眼,高達73件專利榮獲殊榮。

四大企業派出「秘密客」 鏈結創新與產業需求

今年TIE發明競賽的另一項亮點,是主辦單位邀請了台達電子、明門集團、微星科技與鴻海科技集團四家企業派出「秘密客」,深入展場觀察參展技術,尋找具有潛力的合作對象,選出青睞的發明,並頒發《企業特別獎》。

廖承威表示,這項安排旨在促進創新技術與產業實務的連結,使優秀的研發成果能被企業發掘與採用,推動技術商品化及專利授權落實。他指出:「透過這樣的平台,讓企業看見發明人的成果,為創新技術的落地開啟更多契機。」

建構「專利出海口」 推動創新成果轉化

為協助創新成果邁向市場化,今年博覽會承接過往傳統,設置了「臺灣專利超級站」與「專利商品區」。廖承威說明,取得專利只是創新的起點,更關鍵的是如何讓專利找到「出海口」。

「專利商品區」提供已具商品化成果的團隊展示與交易機會;而「專利超級站」則作為橋樑,協助專利持有人拓展授權、投資與合作對象。廖承威指出,這樣的平台設計有助於形成完整的專利價值鏈,強化台灣創新生態體系的永續發展。

育苗計畫啟動 青年創意展現未來潛能

此外,今年發明競賽特別增設了「未來創新獎」,以表揚具創新潛能的高中生團隊。廖承威提及,許多青年學生展現高度創意與技術思維,所提出的構想兼具實驗性與前瞻性。

他表示:「這些學生是台灣創新的種子。TIE不僅是展示舞臺,更是培育未來研發人才的育苗園地。」此舉象徵台灣正逐步建構從教育、研發到產業化的創新生態鏈。

匯聚創意能量 共構產學研創新格局

廖承威在致詞最後指出,TIE發明競賽的核心價值,在於促進不同領域之間的交流與啟發。透過面對面的技術展示與交流,發明人可在思想碰撞中激發更多創意,推動跨域合作與產業鏈整合。

他感謝各國參展團隊與企業代表對台灣創新活動的支持,並期盼來年能再次與各界創新夥伴於博覽會相見,共同見證更多創新成果的誕生。

隨著一連串頒獎儀式圓滿落幕,2025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正式劃下完美句點。此次盛會不僅表彰技術成就,更展現台灣持續推動創新、鏈結全球產業的決心與行動力。

智權報391期文章列表

李淑蓮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研發趨勢及能量
吳碧娥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AI研發趨勢
吳碧娥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永續研發趨勢
吳碧娥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如何華麗轉型
李淑蓮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結果揭曉 逾五百項創新成果齊耀登場
邱英武 日本文字於台灣商標申請二三事
黃蘭閔 USPTO開辦AI自動檢索試行計畫 圖助申請人初步判斷相關發明價值
陳秉訓 以藥品侵權案談專利訴訟中「定暫時狀態處分」之擔保金計算
葉雪美 新的CDR維修條款對備件市場的影響 - 1:以兩實例進行分析說明
蔡佑駿 美中關稅戰副作用逐漸顯現 — 中國跨境電商產能傾銷 台灣應有所警覺
楊智傑 美國第一起生成式AI構成合理使用判決落幕?Bartz v. Anthropic PBC案的和解方案與對未來AI產業影響分析
芮嘉瑋 稀土管制升級!中國長臂撼動半導體鏈,台灣面臨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