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智權報│專利申請│商標申請│侵權分析│智財權顧問│專利佈局│美國專利 - https://naipnews.naipo.com -

台灣在全球關稅海嘯下淨零因應對策

美國總統川普2025年1月上任後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亦為全球推動帶來衝擊,然而全球趨勢仍朝向淨零目標繼續邁進,碳定價不僅是減碳重要工具,更是趨動綠色成長的關鍵。台灣碳費制度已於今(2025)年正式上路,日前環境部也提出碳定價實施路徑,未來將結合「碳費制度」與「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ETS)」雙軌並進,以排碳有價結合市場機制,形成完整的碳定價政策體系,帶動產業穩健轉型,促進綠色永續發展。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環境部近日舉行「2025國際企業論壇『定價而行 與國際對接策略』」,邀集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美國商會(AmCham Taiwan),及多家外商企業與政府部會代表,針對台灣碳定價設計、產業轉型挑戰及國際合作機會進行深入交流,借鏡國際經驗,作為後續推動的重要參考。

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碳定價制度不僅是全球公認重要的減碳策略,更是產業邁向淨零的轉型引擎。台灣長期在高科技製造與供應鏈領域具備競爭力,也擁有推動綠色成長的關鍵潛力。2025年起,針對年排放超過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電力與製造業者徵收碳費,並設計提出符合2030年指定目標之自主減量計畫可適用的優惠費率機制,透過一般費率及優惠費率之價差,引導企業積極推動減碳措施、投資低碳技術與綠色製程。

圖1. 環境部長彭啓明揭露台灣碳費制度重點;攝影:北美智權/吳碧娥

彭啓明表示,台灣碳費制度已於2025年正式上路,透過ETS制度可以藉由市場機制,反應出產業減碳實際付出的成本。環境部目前正持續強化利害關係者的教育與溝通,今年6月已首次帶領「綠色成長聯盟」成員共同赴德國參與碳定價研習營學習第一手資訊,預期將在2026年建立試行ETS制度,藉由公私協力的參與模式,加速台灣碳市場制度與國際的接軌,以利未來推動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

台灣在全球關稅海嘯下淨零因應對策

美國拜登政府於 2024 年12 月提交2035年第三期國家自定貢獻行動計畫(NDC 3.0),承諾 2035年將較2005年減量61% ~66%,不過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1月20日就任典禮上即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再次退出《巴黎協定》,預計將於2026年1月27日生效;亦同時退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項下各項資金承諾與援助。雖然美國目前仍受《巴黎協定》約束,但預期將循例採取消極、不作為態度。

環境部長政務次長施文真在專題演講中指出,雖然美國關稅政策讓全球綠能投資信心與減碳企圖受挫,不僅供應鏈佈局受阻、綠能設備成本上升,化石能源開始有競爭優勢。不過目前世界各國尚未跟進美國對淨零目標做出新決定或轉彎政策。事實上,對於台灣許多企業來說,減碳的驅動力是來自於供應鏈的需求,根據Net Zero Tracker網站統計,在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後,無論從區域、城市和承諾淨零的公司來看,數量都是不減反增的。

圖2. 環境部長政務次長施文真說明環境部的減碳政策;攝影:北美智權/吳碧娥

台灣在2050年淨零目標不變,環境部為協助產業減碳降低成本,朝向綠色低碳供應鏈,提供嚴重衝擊產業輔導協助,包括全方位的人才培訓,為產業界培養綠領人才,同時也啟動百億綠色成長基金投資,透過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帶動創投進行綠色投資,幫助業界建立起低碳供應鏈,確保台灣廠商能在全球關稅海嘯過後維持競爭力。

台灣減碳新目標出爐

今年5月行政院核定第三期階段管制目標,台灣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減量目標,將比基準年2005年「減量28±2%」,2030年電力排放係數階段目標:0.319 公斤CO₂e/度;同時提出2030年電力排放係數較現況下降約35%,階段目標將達到0.319 公斤CO₂e/度,並設定能源、製造、住商、運輸、農業及環境六大部門的階段管制目標,以及20項減碳旗艦計畫,由上而下加碼減碳力度。

圖3. 台灣總體減碳旗艦行動計畫;圖片來源:環境部

台灣碳費制度在2025年正式上路,針對年排放量2.5萬公噸CO2e以上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開徵碳費,預估將涵蓋132間上市櫃在內的252家企業,環境部也提出相關配套措施,提出自主減量計畫達減量指定目標者,得適用優惠費率(100元/公噸CO2e或50元/公噸CO2e)。根據環境部調查,有超過九成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以爭取適用優惠費率,因受到國際關稅不確定因素影響,環境部將碳費自主減量計畫申請期限展延2個月至8/31,同時也由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成立專案輔導小組,由專責團隊提供技術協助、申請指引與撰寫諮詢等服務,協助企業因應轉型挑戰、確保自主減量計畫品質,並加速台灣整體低碳轉型步伐。

在碳費徵收方面,環境部提供「行業別指定削減率」和「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兩種指定削減率供企業自行選擇,收費對象必須依照碳費三項子法,提出符合減量指定目標的自主減量計畫,才能適用優惠費率,施文真分析,若以「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進行推估,預期2030年可減量37百萬公噸CO2e,約相當於2005年排放量的14%。實施碳定價制度後,將有更多企業願意投資相關領域,2024年自願減量專案件申請數,為溫室氣體抵換專案時期每年平均申請數的4倍,碳定價將成為台灣綠色成長新動能

圖4. 延長碳費自主減量計畫;圖片來源:環境部

「台灣綠色成長基金」扶植淨零永續新興產業

施文真指出,為了加速實現綠色成長及2050淨零轉型目標,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通過「加強投資綠色成長淨零產業實施方案」,預計將投入100億元資金投資發展淨零永續的國內企業或主要營業活動於我國的境外企業,「台灣綠色成長基金」在今年5/23揭牌,宣告邁入實質投資階段。

未來10年,綠色成長基金將加強投資淨零永續新興產業,針對投身「資源循環」、「深度節能、提升能源效率」、「永續及前瞻能源技術發展、科技儲能」、「數位、低(減)碳技術發展」、「碳捕捉、負碳技術發展」與「氣候變遷調適技術發展」六大領域尚未上市上櫃的新興產業,由政府結合民間資金共同投入,加強投資淨零永續新興產業,被投資新創產業可獲得2000萬至1億的投資,除了加速台灣淨零新興產業發展,同時在台灣創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

資料來源:

  1. 2025/7/22,環境部2025 國際企業論壇「定價而行與國際對接策略」,施文真簡報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智權報385期文章列表

吳碧娥 《2025亞洲生技大展》2025 BIO ASIA完美落幕,AI創新成果展現台灣智慧醫療與生醫研發實力
吳碧娥 《2025亞洲生技大展》2025 BIO ASIA 展出亮點:廠商篇
吳碧娥 《2025亞洲生技大展》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專訪:生技中心獲2025 BIO ASIA AWARD組織大獎桂冠
李淑蓮 台灣生醫雙星齊耀桃園:2025 ISOMRM 與 BIOMED-X 強強聯手,共創醫療創新未來
李淑蓮 「國防自主 × AI創新」:2025台北航太暨國防展9月登場,引領亞太科技防衛新紀元
李淑蓮 在地緣政治陰影下逆風求生 ─ 台灣企業的永續創新與全球再布局戰略
葉雪美 《東協工業設計實質審查的共通指南》工業設計註冊的形式要件 — 4:產品說明、分類與標示
蔡佑駿 轟動一時的Trump關稅政策真的引發美國通貨膨脹問題?或許結果並不如經濟學者預期
盧頎 傳授健康長壽新對策! 2025國衛院科普論壇「長者生活指南」
吳碧娥 台灣在全球關稅海嘯下淨零因應對策
黃鐙輝 從四個事件看AI正在推動社會改變
黃蘭閔 PCT案進入EPO收Rule 161/162 communication 可以不回覆嗎?
楊智傑 Meta訓練其寫作生成式AI也構成合理使用?Kadrey v  Meta Platforms案判決
喻韜 由G 1/24號決定看EPO與USPTO在解釋請求項上的實務差異
陳秉訓 以美《專利法》第284條判例法為基礎,從Paper案判決反觀台灣專利侵權在損害賠償上的計算
許慈真 後註冊商標的混淆誤認與假冒案例:新加坡商標判決Sunrise Plus v  Sunr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