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既有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新数据环境,是否可申请专利?2025年Recentive v. Fox案

0
美国的一家运动资料AI公司 — Recentive Analytics(Recentive)申请取得四项AI有关专利,并控告福斯电视(Fox)在转播赛事节目上使用了该方法而构成侵权。但美国联邦上诉巡回法院(CAFC)认为,这四项专利使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只是既有的方法,至虽然套用在不同的数据情境上做训练调整,但并没有达到申请专利的资格。 原告Recentive Analytics Recentive Analytics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美国科技公司,专注于机器学习与预测分析,主要应用于体育赛事和现场娱乐产业的决策支持。Recentive是第10,911,811号(’811专利)、第1...

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迎来变革时刻

2
根据TrendForce统计,2025年全球服务器整体出货量将成长约5%,其中人工智能(AI)服务器的需求将会继续攀升。2024年AI服务器出货量年增46%,预计2025年全球AI服务器规模将达到约210万台,年增约24.5 %,以满足云端运算服务供货商(CSP)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应用的需求。展望2025~2026年,北美和中国的主要CSP将成为AI服务器订单的主要推动力。预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仍将是最大的风险...... TrendForce集邦科技研究经理龚明德在「CompuForum 2025 –智链驱动 释放AI算力」研讨会...

突破AI应用瓶颈,释放算力成关键!

0
随着人工智能(AI)和算力需求提升,全球进入高效AI建设时代,企业对高性能计算(HPC)的需求激增,AI热潮不只带动硬件供应链,AI算力更成为企业数字转型的重要计算设备,在图形处理器(GPU)采购成本较以往增加10倍的情况下,如何兼顾效益与成本导入AI,已是企业建置AI基础建设的关键课题。 随着时代发展,运行AI模型需要极为复杂的计算及大量数据处理,传统计算设备无法满足的需求, AI计算中心因应而生。AI计算中心是指专门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高效运算资源与基础设施的集中式平台或设施,主要功能是为AI模型训练提供大规模的计算能力,特别适用于深度学习这类需要大量计算的任务,储存并处理来自各种...

AI技术拓展材料科学领域新应用

0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逐步导入材料科学领域,传统研发模式正走向转型,过往材料开发仰赖大量实验试错与高成本仿真,其周期冗长且效率有限,而AI可透过加速运算与深度学习模型,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材料的设计、性能预测与制程优化,可大幅压缩开发时间并降低资源浪费,例如可协助人们由目标材料特性反推潜力候选物、设计可行的合成与验证流程以及根据实验数据实时调整模型参数等。 过去耗时、耗力的流程,现在仅需数天即可完成,大幅缩短传统研发流程。因此,AI应用于材料科学的技术亦受到国际企业的高度关注,如Google与Microsoft已积极布局相关应用,显示出AI在材料科学的应用将正成为新一轮技术投资与产...

法院驳回音乐出版商对AI公司的初步禁制令声请:2025年Concord案

0
2023年10月18日,原告包括Concord Music Group在内的8家音乐出版商(以Concord方统称)于美国田纳西州中区联邦地区法院起诉AI公司Anthropic,指控其擅用受版权保护的歌词来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模型,侵害Concord方的版权。

开源技术在AI潮流下的重要性:风险与进步共存

0
随着专有人工智能(AI)模型的成本面考虑、云端基础设施的普及化,以及开源技术(open source technology)社群逐渐成熟和活跃,使开源AI模型蓬勃发展,如由Meta开发的Llama、由Google推出的Gemma及由Microsoft开发的Phi-2等代表性基础模型,可兼顾运算效能、轻量化与企业部署弹性,且提供用户/开发者客制化地调整、部署并整合至特定应用情境中。

美国版权局《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第三部分:使用数据训练Gen AI是否构成合理使用?

0
美国版权局于5月9日公布《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下称《报告》)第三部分,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系统开发时使用他人著作当作训练数据,是否造成侵权及可否构成合理使用问题。

用AI辅助发明到底能否当发明人?USPTO《AI辅助发明之发明人指引》之具体案例分析

0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在2024年2月公布《AI辅助发明之发明人指引》(Inventorship Guidance for AI-assisted Inventions),除了强调专利发明人必须是真人外,也肯定人类若仅是利用AI辅助发明仍可以获得专利,但前提是人类对发明之构思须具有重要贡献。本文以USPTO假设案例的几种情境,说明当人类利用AI辅助发明时,人类所付出的贡献是否足以作为发明人? 以Pannu案之判准判断人类贡献 USPTO在2024年2月公布《AI辅助发明之发明人指引》,其引述1998年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在Pannu v. Iolab Corp.案对「谁足...

分享美国版权局《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第二部分:哪种使用AI的创作方式可获得版权保护?

0
美国版权局在2025年1月发布《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下称《报告》)第二部分,讨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生成内容是否受版权保护(Copyrightability)的问题。其认为,单纯输入提示词、由AI生成内容并非人类创作,无法获得保护。但若人类利用AI协助其创作,人类对创作有贡献,仍可获得保护。 美国版权局在撰写《版权与人工智能》前,先对外征求意见,收到超过10,000份回复意见,其中大约有一半涉及版权保护资格的问题。绝大多数回复者同意,完全由AI生成的内容不具备版权保护资格,但人类利用AI作为创作工具,只要具有人类贡献(human contribution),仍可获得版...

法律数据涉及AI训练数据库之首件著作权侵权判决出炉:浅析Thomson Reuters v. Ross一案

0
针对法律数据库巨擘Thomson Reuters与竞争对手Ross Intelligence自2020年掀起之侵权争议,特拉华州联邦地院终于定调,Ross构成著作权侵害且不符合理使用。 本案原告Thomson Reuters拥有知名法律研究平台Westlaw,为使用者提供判例法、州及联邦法规、期刊论文、专论等法律资料。Thomson Reuters指控Ross Intelligence抄袭Westlaw数据库提供之裁判要点(headnotes),Ross则质疑该数据库中之要点及其法律分类系统「Key Number System」是否受法律保护,并主张合理使用。负责审理本案之Bib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