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智慧局局長洪淑敏 談創新、談專利、談政策、談兩岸

0
2016年,對台灣專利界而言,雖然說不上是多事之秋,但卻可堪稱是變動快速的一年 。首先是去年底專利師公會理事長新舊交替,於2016年為專利師公會帶來全新氣象;接下來,7月的時候,見證台灣專利發展史的前局長王美花,離開了服務17年的智慧局,高升為經濟部常務次長;然後,到了8月分,原副局長洪淑敏正式接下局長重任,繼續為台灣的專利界打拼。 除了人事交替外,2016年也是新科技崛起及企業力求轉型的一年,在此影響下,專利的申請也有不同的面貌。像是Fintech(金融科技)及綠能科技等技術,在企業求新求變加上政府大力推廣下,今年在這2個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即有明顯的成長。「科技來自人性、專...

《專訪大同工設系系主任朱柏穎》台灣設計之路怎麼走: 品牌首要之務,先找到代表自己的內涵!

0
台灣以代工產業聞名全球,各家廠商過去產品的功能性的追求,大於產品的設計性。但隨著時間推移,設計已經受到台灣廠商的重視,產品要申請設計專利的觀念也已普遍深植,大同工業設計系系主任朱柏穎指出,設計的確能為品牌帶來加分效果,但台灣品牌經營的問題,出在「不夠堅持」…… 談台灣經營品牌盲點:太貪心、沒有定位 品牌賣的其實是忠誠度,除了設計本身之外,還有看不到的品牌背後性格。其說台灣沒有品牌,不如說台灣品牌現在還太貪心,所有的產品都想要符合全部的消費者喜好,才會造成品牌個性不明顯的問題。 朱柏穎指出,「以Dell電腦為例,Dell品牌很明確就是商用,你很少看到學生會拿到Dell,但就是業界或...

專訪專利師公會理事長林宗宏 ─ 專利師應多參與公民活動,適時掌握百工百業脈動

0
面對台灣專利市場的「相對性飽和」,對於剛入行或剛考上專利師證照的菜鳥專利工程師/專利師來說,究竟要如何打拚,才能在困境中突圍?新任專利師公會理事長林宗宏認為,自立自強是很重要的,但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所以年輕人在執行老闆交待的任務之餘,也要隨時注意機會有沒有在自己頭頂飄過,而機會飄過的瞬間也要跳得夠高才能抓住機會。他強調平常多充實自己很重要,因為只要跳得比別人高一點點,你才可以比別人先一步搶得機會;此外,勇於挑戰也是必須的。乍聽之下,這些都好像是心靈雞湯之類的勵志書刊中的老生常談,一般人都會認為說得很簡單,但做起來不容易。不過林宗宏的回答可不是在打高空,聽完他從完全不會日文到考上日本留學的獎學...

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如果教授隨便以論文應付升等,我也會隨便把他弄掉

0
前陣子有媒體報導國內教授平均薪資水平與日、韓、香港及新加坡比較,總結是台灣教授的薪水太低了,難怪人才會出走,理應加薪。在另一方面,報導指出也有學生抱怨,表示老師只在上課的時候才出現,平常都找不到人;加上指導學生可抵扣學生的結果,那每周只要授課5小時,一個月只工作20小時即可月入10 萬。這種現象在國立大學尤為普遍,這主要是由於國立大學教授形同公務員,只要例行的考核過關,就不會有被免職的問題。然而,國內首間被選為「大學自主治理方案」推動範例的國立成功大學(成大)校長黃煌煇卻認為沒有那麼簡單,他說:「如果教授隨便以論文應付升等,我也會隨便把他弄掉。」 最近成大的鋒頭很健,除了因為被教育部...

台灣商標協會理事長交棒,蔡瑞森掌舵新局

0
在全台商標界的期盼下,台灣商標協會(Taiwan Trademark Association,TTA)在2020年8月正式成立,成為台灣第一個由智慧財產局主管的專業商標組織。歷經首屆理事長賴文平開疆闢土、接任理事長邵瓊慧的傳承與創新,四年來台灣商標協會在穩健中成長,並將此一重任交棒到第三屆理事長蔡瑞森手中,如何進一步拓展合作對象與增加新會員,將是蔡瑞森未來兩年的新功課。 蔡瑞森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在美國取得康乃爾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回國後通過律師高考取得律師證照,第一份工作就加入理律法律事務所,執業至今超過30年。在職期間蔡瑞森取得專利師證照,並具備專利代理人及中華民國仲裁人協會仲裁...

從窮酸憤青到本土博士:雲科大楊智傑的教授之路

0
攤開全台灣智財相關系所的師資名單,幾乎都畢業自美國、歐洲或日本,像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教授楊智傑一樣,土生土長、沒喝過半滴洋墨水的「本土博士」,可說少之又少。楊智傑執教鞭至今11載,也是《北美智權報》極受歡迎的專欄作家,他的工作之路看似順遂,其實背後歷經戲劇化般的艱辛,直到今年楊智傑晉升為教授了,天天開車上班時還在聽著英文,督促自己不能停止學習! 故事是這麼戲劇化開始的:那天夏天,楊智傑從新竹高中畢業,順利考上台大法律系,卻在準備負笈北上求學之際,被父母告知家裡經商失敗、負債千萬,從此之後他必須靠自己,楊智傑從小到大無憂無慮的人生,就在一夕之間被宣告終結了。 面臨這樣的人生巨...

專利師公會的使命與銳變:專訪新任理事長秦建譜

0
智慧財產權已成為全球競爭的關鍵資本,專利更是技術創新與市場優勢的核心資源。在台灣這個科技產業密集的國家,專利佈局與智財管理不僅影響企業競爭力,更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然而,隨著國際競爭加劇、科技發展迅猛、專利審查挑戰增加,專利師的角色與責任也正在轉變。如何提升專利師的專業地位?如何協助企業佈局全球專利市場?如何應對新興技術帶來的智財變革?《北美智權報》特地專訪新任專利師公會理事長秦建譜,深入探討專利師公會的未來發展方向、專利師角色定位、以及台灣智財權領域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以具體行動計畫迎向未來三年任期 在智慧財產權領域,專利師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自2009年末成立以來,中華民...

盼了90年,台灣商標協會成立在即!

0
2019年下半年,國際商標協會(INTA)首次來台拜訪,也因為這樣一個契機,發現原來從1930年商標法公告到現在,台灣居然沒有一個正式的商標團體做為對應單位,這個讓商標業界一等90年的台灣商標協會,總算因此催生…... 2019年07月中旬,國際商標協會(INTA)亞太地區首席代表Seth Hays表達希望來台灣參訪的意願,這是INTA第一次來台的正式參訪,INTA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全球性商標組織,由17個商人和製造商於1878年創立,致力於在世界各地推廣商標工作,並提供具有全球意義的教育計劃和法律資源。INTA成員來自187個國家、大約32,000名商標專業人士,其中包括大公司...

專訪周延鵬:錯誤的政策讓台灣智財發展空轉30年 未來該怎麼走?

0
周延鵬:「以我在智財界32年的觀察,政府在智財領域沒有做過什麼有意義的事情,而且太依賴學術界及法人研究單位,也因此把台灣的智慧財產發展給葬送掉。過去台灣ICT產業在專利方面都做錯了,並沒有形塑成國際專業能力,只是大量依賴學術界及法人研究機構,積非成是,將錯誤的觀念透過學校及法人單位,大量擴散出去,擴散到業界再繼續發揚光大,這就是台灣專利沒辦法翻身的原因。更嚴重的是我認為如果大陸專利界在這一輪創新創業政策中起來,那未來台灣廠商連在大陸立足之地都沒有。」 針對最近盛傳高通 (Qualcomm) 智權部門即將與其IC設計本業分家一事,特別約訪了前鴻海法務長,現任世博科技顧問公司執行長及賽恩...

《專訪智慧局局長廖承威》-1 繼往開來 打造充分受智財權保護的友善營商環境

0
2023年3月27日,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第5任局長廖承威正式上任。從第1任局長陳明邦開始,歷任局長均是從中央標準局或國貿局轉戰智慧財產局的,且具備商貿或法律背景。唯現任局長廖承威於2000年以經濟部專利商標審查人員考試三等考試及格的成績進入智慧局,屬於智慧局正式改制後首批專利審查官;且具專業理工背景。在迥異的背景及不同專業的首長帶領下,智慧局是否會有一番新局面?實在令人期待。 作為智慧局的新任局長,廖承威所面對的與大部分新任首長是一樣,首要任務就是「繼往開來」。前者幾乎是毫無難度的,一路從專利助理審查官、科長、專利高級審查官、組長、副局長,到現在扛下智慧局局長的重責,廖承威在智慧局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