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季全球PC出貨年增6.7%,AI PC與美國關稅預期成主因

0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初步數據,2025年第1季全球PC出貨量達6,140萬台,較2024年同期成長6.7%。此次成長主要受兩大因素驅動,包括(1) AI功能PC持續推廣,加上Windows 10即將終止支援,帶動企業與消費者升級汰換需求;(2) 面對美國可能加徵關稅的不確定性,品牌廠商提前備貨,推升出貨動能。然而,此波成長恐難以延續,隨著庫存逐步消化,後續出貨增幅將趨緩,若美國新關稅正式上路,更可能進一步抑制全年市場成長。

誰能看到我的文件內容? 一窺機器翻譯的隱私權保護及資料安全問題

0
免費的線上機器翻譯可說是公眾接觸各種文化和知識的一大利器,尤其在神經機器翻譯技術(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NMT)面世後,機器翻譯能夠正確傳達的語意比例確實有了長足進步。不過,當個人或組織頻繁使用這些機器翻譯工具之際,是否想過上傳文本內容可能潛藏著危機?免費產品從來不是真正免費,其中的隱私權保護與資料安全疑慮值得深思。 使用機器翻譯而導致機密文件和個人資訊洩漏,絕非危言聳聽,2017年便曾發生透過Google搜尋可取得挪威國家石油(Statoil,現改稱Equinor)文件內容的大量資料外洩事件,原因正是有人曾在Translator.com輸入該公司文...

ICT廠商資安風險高!資安院推動產品資安行動計畫

0
2024年黎巴嫩發生呼叫器爆炸事件,當時在現場發現印有「Made in Taiwan」的呼叫器,雖然事後證實是由以色列策劃,但台灣產品出現在事件現場,仍讓外界對產品設計與供應鏈的資安風險產生疑慮。 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副院長龔化中指出,由於電子產品出貨量大、使用年限長、韌體更新頻率低,如果電子產品設計不夠安全,很容易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利用產品的資安漏洞進行「供應鏈攻擊」。產品資安對ICT廠商有具重大影響,不僅會影響品牌信任度與營運穩定性,也可能波及國際市場與地緣風險,成為各國政府與產業都必須正視的關鍵議題。 台灣ICT產品資安相關的事件 根據資安院統計2022至2024年間,台灣...

從主要業者專利看手機直連衛星技術發展

0
蘋果於2022年推出手機直連衛星的功能,讓美加等國的iPhone 14用戶在沒有行動網路的情況下,也能透過Globalstar的低軌衛星來傳送求救訊息。蘋果向路透社表示iPhone 14使用了額外的軟硬體,且內含特製射頻零件。根據以上新聞,筆者研判蘋果可能只是把衛星電話硬體整合到iPhone 14內。因為硬體整合通常沒有足夠的創新性來申請專利,也許我們可以從近幾年的蘋果專利申請來確認這樣的推論。 在過去3年多於美國專利商標局 (USPTO) 所公開的蘋果公司申請案中,有33個專利家族的摘要都有提到satellite,但筆者在初步查看這些公開案的宣告資料、名稱及摘要後,發現都與硬體整合...

美國關稅不確定性高 Counterpoint下修2025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預測

0
市調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發布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展望與出貨預測報告》指出,受美國關稅政策再現不確定性影響,2025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年增率預測由原先的4.2%下修至1.9%。儘管如此,除北美與中國外,全球大多數地區仍預期將維持成長。

腦機介面市場崛起 資安仍是一大挑戰

0
根據近期一份調研指出,2022 年全球腦機介面 (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 市值為 17.4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將激增至 62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到 17.5%,雖然腦機介面未來應用的全部範圍仍然未知,但了解當前趨勢對於確定該技術的未來方向、創新,以及潛在的資訊安全風險和威脅有所必要。 腦機介面當前發展狀況與應用潛能 腦機介面業者的全球分佈顯示在該領域取得領先進展的國家:美國在腦機介面領域佔據主導地位,這主要是由於其在研發方面的大量資金和強大的創新生態系統,加上該地區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和亨廷頓舞蹈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發病率的上升預計將推...

韓流席捲全球!看韓國如何從串流平台市場競爭中突圍

0
隨著新串流技術的興起,OTT(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平台在全世界展開激烈的內容與市場競爭,而韓國影視內容不只風靡亞洲市場,更持續透過串流影音平台收獲廣大粉絲,全球有超過60%的Netflix會員曾經觀看韓國作品,韓國更是僅次於美國的熱門影視作品產製國。韓國內需市場不過台灣兩倍大,卻能打造出席捲全球的韓流文化,韓國是如何從國際內容產業中突圍而出呢? OTT服務是一種透過網路直接向觀眾提供的串流媒體服務,能夠不分海內外市場、不受時差限制,一次性將內容推播給觀眾,取代有線電視、廣播或衛星電視等傳統媒體,不但重新解構內容產業的市場生態,並成為當代媒體收視的主...

2022全球及台灣通訊產業:5G成長速度成觀察重點

0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6月中下旬舉行了《35th MIC FORUM Spring韌力》線上研討會,於「通訊產業發展暨關鍵議題」部分,MIC預估2022年全球通訊產業將達7,248億美元(約21兆新台幣),成長1.2%,展望2022年整體台灣通訊產業,預計達4.45兆新台幣,較2021年成長5.8%。MIC資深產業顧問張奇指出,台灣通訊產業占全球比重持續上升,於2014、2018與2022年分別約占14%、16%與18%,平均每4年市占成長2%。此外,預估2022台灣5G產業成長20.3%,達2.4兆新台幣,占台灣整體通訊產業達55%。 5G設備及用戶市場 據GSA (Glo...

5G的風口在那裡?三大趨勢不容忽視

0
據Global mobile Suppliers Association (GSA)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1年9月為止,全球139個國家地區共有465家營運商正在投資5G網路,其中在72個國家/地區共有180家營運商推出商用5G服務。此外,全球有89家營運商已投資(包括評估/測試、試點、規劃、佈署等)5G SA(Standalone,獨立組網),其中至少 8家營運商已商用5G SA。 在全球5G使用量的統計方面,GSMA採連接數 (connections) 計算,但不包括IoT連線。據GSMA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行動通訊連接數約81億,預計2025年將達88億;其中2021年全...

華為線上商店下架Mate60:可能受產能限制影響

0
自華為Mate 60系列推出以來,造成的爭議就沒有中斷過,首先,其使用的晶片麒麟9000s是透過中芯的7nm的製程製造,原本產業認為中芯的製程實力僅為14nm,但是在梁孟松的領導下,透過多重曝光等技術成功達到7nm製程能力,跌破了不少專家的眼鏡。然而中芯的7nm良率極低,根據業界評估,可能不到30%,這使得晶片的供應極不穩定,加上中國還有不少包括企業或者是軍事國防單位也都在搶7nm製程,讓華為已經相當困難的手機供應更是雪上加霜,可能是華為做出停止線上商店銷售決定的關鍵。 Mate 60系列可能因供應鏈問題而停止在華為線上商店銷售,即將推出的P70手機可能是停售事件的元凶,因為二者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