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方向,造成台、韓近年經濟發展差異擴大
經濟學界常會用股市的發展,來象徵該國家的經濟發展現況和前景預期,因為那是市場上許多投資人和企業,用大量資本去支持與否定的實質現象,大部分的企業和投資人,都是希望把資本投資在一個前景樂觀的市場,經濟、政治、外交、商業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關係。
2018年以來,全球最大和次大的美國與中國,在全球掀起貿易攻防戰,台灣和南韓,分別選擇了美國和中國,2018年以來,我們已經可以從兩國的股市發展,明顯看出不同選擇造成的實質結果,韓華、浦項制鐵、樂天、韓進、斗山、鮮京、LG、現代、三星等主要大企業,全面都受到影響,當然,會導致國家證券市場和經濟成長走向的,不會只有中美外交關係這個因素,我們可以從多方...
2023亞太地區私募市場研析
由於總體環境的不確定性,全球多數市場的私募股權交易和出場數量大幅下降,2023 年,亞太地區私募股權基金籌集資金僅 1,000 億美元,為十年來的最低水準,面對嚴峻的市場,投資人紛紛制定新的策略來尋找買家並提高出場估值。
2023年亞太區私募市場概況
亞太私募股權(PE)市場連續第二年籠罩著不確定性,許多投資人延緩 2023 年的交易,擔心該地區大受到經濟成長放緩、持續高利率影響,致使資金債務成本上升以及公共股票市場波動性增加,同時,不間斷的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全球衝突也加劇投資人的顧慮,亞太地區私募股權管理資產 (AUM) 佔全球資產管理規模 (AUM) 的比例下降至 27%,這是繼十多...
簡介證交所與金管會對上市櫃公司之智財相關規範
在前期北美智權報《重要宣導:上市櫃公司董事會之智財管理義務 》一文中曾提到新修正的「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正式將智財管理納入公司治理架構,就此議題,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部經理黃玻莉特別整理出證交所與金管會現有的智財相關規章,於2020 年 1 月 16 日經濟部工業局舉辦的「上市上櫃公司董事會之智財管理義務宣導活動」中作出簡報,供企業經營者及董事會成員參考。
要注意的是這些智財相關規章有些是既有的(證交所與金管會於2014年即已有智財相關規章),有些是新增的;另外,有一些是強制,有一些是非強制的。當然,如果企業針對非強制的部分也能嚴格執行,在與智財相關之公司治理評鑑部分會有加分...
房地產是經濟成長的火車頭,也是年輕世代的壓力源
房地產是影響力最大的產業,而股市是財富成長最快的方式之一,要縮小年輕世代和中老年齡族群世代的財富差距,只能靠房地產和股市縮水才有機會,但房地產和股市縮水造成的景氣蕭條,又會讓社會大眾感到痛苦無比,對年輕族群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時代。
很多人會很好奇,為何房地產業會是社會景氣成長的火車頭、影響力最大的產業?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在2023年對美國經濟的統計,房地產市場的產值高達4.9兆美元,貢獻了美國約18%的GDP,房地產業對經濟貢獻較大的州分別是佛羅里達(24.1%)、內華達(23.2%)、德拉威爾(23.1%)和亞利桑那(23.1%);有些州的比重雖然比較低但GDP規...
國際製造業大規模移出,或將使中國面臨嚴重衰退
中國在21世紀長期向全球出口大量的製造業商品,「Made in China」的產品遍布地球上的許多家庭,不管在哪個國家,每天的生活用品,幾乎都可以看到中國製造的字樣,美國金融海嘯以後,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甚至超越了加拿大這個美國重要的鄰國,後來歷經Trump時代的「美國製造」,直到Biden任內,美國對中國的商品出口,才大幅下降到低於加拿大與墨西哥,且隨著大量外資和外國代工企業陸續撤出中國,中國的「世界工廠」頭銜,未來很可能會被一些新興國家所取代。
截至2023年上半年,美國最大的進口商品貿易國,又回到墨西哥和加拿大兩個鄰國,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比2022年同期減少至少25%,在諸多...
台灣於地緣政治中面臨的挑戰及對應之道
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日前舉辦了《地緣政治、政府新政與前瞻科技發展研討會》,以地緣政治、政府新政與前瞻科技發展為核心主題,分別就AI研發與應用、半導體與晶片領域、低碳與數位轉型、創新創業與國際鏈結等4大主題,探討國內外的重要發展議題或趨勢。除了中經院長官、分析師及研究員外,大會還邀請了資策會MIC所長洪春暉,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及工研院政策組顧問張超群擔任與談人,促進智庫與產學間之交流。
地緣政治已成為影響國際經濟和戰略科技發展模式的關鍵因素或限制條件。尤其美中科技戰的影響已經外擴,對台灣相關領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衝擊,如「Taiwan+1」和新東進政策,而且前瞻科技及產業的發展...
經濟產值大於舉債效益,舉債未必是壞事
在台灣,很多人不了解「債務」的本質,大多數人都很怕背負債,認為借貸是很不當的財務槓桿,事實上,在財務狀況健全的前提下,適當的融資行為未必是壞事,財務專業者會了解善用資本的優勢,但對於一個平常只能經營200萬以下現金流的普通人來說,突然給他10億,他會怎麼做?他會用200萬的思維來經營200萬,然後9.98億拿去定存起來,因為他無法駕馭龐大資本,那已經超出他的財務認知,所以只能浪費資本的時間價值,因此有些人突然中了樂透,隨意揮霍過日子,最後財務狀況反而更慘,因為他反過來被資本駕馭到失控了;但是善於運用財務者,不僅不會把錢存起來,甚至會希望透過這10億去做一些財務規劃,看看能否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
美國經濟現況
美國度過了2023年這個漸入佳境的一年,經濟從市場一面倒看衰,大逆轉為全年GDP成長率高達2.5%,主因是美國強勁的民間消費動能,在高物價與高利率的環境下,美國人竭盡所能的擴張消費,撐起了整個經濟逆風。
2023年3月一度出現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和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在幾天內相繼倒閉,但年底S&P500已經大漲24.2%,年頭的悲觀,到年底轉為樂觀,從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S&P500大漲20%,隔年平均約有10%的漲幅,美國股市和美國經濟的發展,在美國大選的年度,很有機會出現較樂觀的結果。
...
美國經濟與安全政策平衡研析
獲得並維持技術和創新的領先地位將成為整個二十世紀全球競爭的關鍵,在當前經濟競爭力與國家安全權衡的情況下,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是國家安全的基礎,為促進其地緣政治平衡並維持經濟發展,美國正從全球技術競爭的角度來看待經濟和貿易政策的各個方面。
美國科技生態系如何支持國家安全?
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是國家超級大國地位的重要因素,該國在全球科學和工業進步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的能力是其國家安全的基石,而半導體以及一系列其他尖端技術則是美國每個主要防禦系統或平台的關鍵驅動力。美國國防戰略指出,軍隊是否能夠迅速採用商業技術,是與他國拉開差距的關鍵。美國國防創新單位 (DIU) 在 2022 年報告中指出,獲得...
歷經兩年貿易戰後,中、美誰占上風?
中美貿易戰至今將近兩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商品頻頻增加關稅,但作為回應,中國實質上對美國沒有任何反制手段,反制效果更幾乎難以維持。這樣的發展結果,與兩年前的市場主流觀點,完全不同。
2018年,川普(Donald Trump)率領美國全面反擊中國長年在全球各地設下的貿易壁壘,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許多商品,逐步調高關稅。中國美國商會(AmChamChina)在2018年8月底至9月初對會員進行調查,超過74%的企業認為美國對中國啟動的新一輪制裁,將會「產生負面影響」,希望川普停止打貿易戰,當時全球許多媒體大多認為,關稅暴增,會反映在美國的進口物價,進一步推升美國通貨膨脹,畢竟中國是全球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