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技術已不再只是輔助工具,更逐步成為推動藥物研發與製造流程變革的力量,協助製藥與生技產業以資料驅動、更靈活的業務模式,以及更低的成本來實現創新成果。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致詞表示,全球AI製藥市場在未來十年內,預計將以年均複合成長率 27%有大幅度的成長,顯示這波AI變革不僅將改變新藥的研發節奏,也會重塑製藥的商業模式與全球供應鏈的分布。

在AI浪潮席捲全球醫療產業之際,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工研院共同舉辦「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小聚」,以「AI賦能 開啟新藥新時代」為主題,吸引多位專家與業界代表共聚一堂,探索AI在藥物研發中的顛覆性應用,以及如何開創新藥新時代的更多應用與潛力。
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面對高齡化與精準醫療浪潮,生成式AI正加速改變新藥研發模式。工研院運用生成式AI進行蛋白質設計,透過數據分析縮短開發時程、提升成功率。同時,工研院啟動「臨床試驗綠色通道」,攜手四大醫療體系,加速創新藥物及服務落地。希冀透過這兩大新藥創新引擎,加速從研發到臨床,全力推動台灣藥物研發更具國際競爭力。
解鎖AI生醫三大場景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執業會計師王彥鈞深入解析AI如何為製藥與生物科技產業帶來突破性革命。他指出,產業正從傳統研發模式轉型為資料驅動、彈性高、成本低的新商業模式,AI應用主要聚焦在個人化醫療、臨床試驗優化、製造與供應鏈優化的三大核心場景:
- 個人化醫療:AI能對基因圖譜、臨床測量等進行更精細分析,研究人員能制定個人化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協助設計更精準、個別化的治療方案,降低副作用、提高療效。
- 臨床試驗優化:透過AI演算法,提升患者招募的效率與多樣性;可幫助建立合成數據資料,補足真實患者資料;簡化試驗流程、加快監管審核速度。
- 製造與供應鏈優化:AI優化製藥流程與物流管理,整合IT與OT,實現製程智慧化。
亞太區成為生命科學創新熱區
根據預測,全球 AI 製藥市場預計從 2024 年的15億美元,成長到 2034 年的164.9 億美元, AI在新藥發現、大數據解讀、個人化醫療等面向的推進,成為驅動關鍵。王彥鈞指出,亞太地區憑藉醫療支出成長、生技產業快速擴張、開發及製造組織(CRDMO)的大幅增加,將成為全球生命科學創新熱區。王彥鈞也提醒企業,應關注AI應用的倫理議題、技術邊界與持續演變的法規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