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智權報│專利申請│商標申請│侵權分析│智財權顧問│專利佈局│美國專利 - https://naipnews.naipo.com -

MIC預估: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值達5.45兆元、7nm以下先進製程產能占全球63%

針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年增15.4%、達新台幣5.45兆元。其中,先進製程持續帶動營收高度成長,預估晶圓代工產值將達3.39兆,年增20%,延續2024年的AI運算需求持續高漲、終端產品出貨逐漸回溫的態勢,預期先進製程滿載將帶動12吋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回升至八成,惟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仍為台廠IC製造產品的銷美與營運增添巨大變數。

圖1.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顧問彭茂榮分享2025台灣半導體趨勢;圖片來源:MIC

資策會MIC舉辦第38屆MIC FORUM Spring《AI無界AI Boundless》研討會,發布半導體產業趨勢預測,並預測2030年台灣IC製造業者於全球的產能分布。綜覽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HPC、AI、次世代通訊、車用、IoT等五大關鍵應用的長期需求,將持續驅動未來五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於2030年突破1兆美元。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顧問彭茂榮指出,展望全球半導體市場供需,產2025年終端產品多具拉貨動能,殺手級應用如智慧型手機、固態硬碟、電視機、筆記型電腦等出貨量預測為正成長,對半導體復甦有正面影響,而潛力應用如車用HPC、頭戴顯示器、AI加速卡的高度成長,也將帶動各類型半導體的需求。

針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資策會MIC預估,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年增15.4%,達5.45兆新台幣。其中,先進製程持續帶動營收高度成長,預估晶圓代工產值將達3.39兆,年增20%,延續2024年的AI運算需求持續高漲、終端產品出貨逐漸回溫的態勢,預期先進製程滿載將帶動12吋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回升至八成,惟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仍為台廠IC製造產品的銷美與營運增添巨大變數。關注其他半導體次產業,預估台灣IC設計產值年成長12%,達1.32兆新台幣,主要為AI應用深化至更多終端裝置並帶動成長,且車用電子、智慧物聯網市場也提供發展機會。IC封測方面,HPC與AI需求的激增帶動先進封裝與測試需求顯著成長,在車用、工控記憶體等庫存調整之下,預估2025年營收小幅成長6%。

全球半導體廠投資動態

資策會MIC關注全球半導體廠投資動態指出,2025年半導體大廠資本支出仍然強勁,前五大廠商投資均突破百億美元,包含: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美光、SK海力士,其投資重點聚焦先進製程、HBM、DDR5等產能的提升與建置。整體而言,預估2025年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穩定成長4%,達1,823億美元;2026年成長14%,達2,079億美元,須留意2027年預期為下一波景氣低谷,全球資本支出約衰退2%。除此,2025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皆創新高,2025年半導體產業有18座新晶圓廠啟建,並規劃於2026-2027年開始量產;全球半導體材料方面,預估2025年市場規模年成長9.6%,達762億美元,主要為晶片持續往小型化邁進,複雜晶片需要更多製程處理步驟來製造,對半導體材料的需求將持續增加。

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能將占全球17%

分析全球半導體產能變化,資策會MIC預估,2025年我國產能將占全球比重17%,而7奈米以下的全球先進製程產能,台廠更是占全球產能高達63%。進一步盤點我國IC製造業者產能分布動態,2025年台廠產能在台占83%,海外如中國大陸占8%、新加坡5%、日本3%與美國1%;2030年台灣仍是台廠產能重心,也是最先進製程首發量產地,預估台廠產能在台占80%,海外如中國大陸占6%、日本5%、新加坡5%、美國3%與德國1%。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