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AI蓬勃發展的推動下,AI已從單一應用技術升級為驅動整體產業進化的核心引擎。然而,面對演算法與模型持續進化所帶來的龐大算力需求,傳統的硬體架構正陷入前所未有的焦慮與挑戰。《北美智權報》第378期以「以AI為核心的異質整合技術革命」作為封面故事,帶領讀者深入理解這場科技硬體的轉型風暴。
新加坡IME近期展示的異質整合先進封裝技術,正是回應這波AI與高效能運算(HPC)發展趨勢的最佳範例。透過結合不同運算模組與記憶體技術於單一封裝內,這種技術能大幅提升晶片效能與能源效率,為AI時代提供強而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撐。而根據《2025全球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趨勢預測》報告指出,生成式AI的發展速度遠超預期,高科技業若無法迅速縮小技術落差,勢必面臨被時代淘汰的風險。此報告不僅點出技術轉型的急迫性,也再次凸顯異質整合與先進製程技術的重要性。
除了技術前沿的探索,本期也收錄多起與智慧財產權息息相關的實務與案例。當代工合約終止後,若商品仍使用帶有原品牌的包裝,是否構成商標侵權?這樣的爭議在產業轉型與品牌授權愈發頻繁的背景下尤為值得關注。同時,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近期在DFG v. Brittex案中對商標「先使用」的認定,也為不同商業服務領域間的商標競爭關係提供新解釋。而在專利方面,Senju Pharmaceutical與Lupin Ltd.之間針對氟喹諾酮類抗生素藥物的顯而易見性爭議,再次將藥品專利的技術門檻與保護界線推上風口浪尖。
環保與綠色金融議題也在本期佔有一席之地。面對全球永續浪潮,2025年綠能產業發展正值關鍵轉折期,綠色金融機制也正悄然改變產業投資模式。工具機產業在數位轉型浪潮中尋求升級之際,智慧財產保護更顯得不可或缺,唯有掌握技術同時強化專利佈局,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
此外,我們也針對營業秘密保護與產業人才流動進行深度剖析。從近期兩起涉及營業秘密非法取用的案例中,可以看見現行法制面對實務操作仍有進一步釐清的空間。而國發會近期為解決台灣產業長期缺工問題,啟動一連串修法行動,試圖加速引進國際專業人才,為國內產業注入新活力。
在國際布局方面,本期特別探討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企業的潛在衝擊。面對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局,台商如何調整策略、應對挑戰,將成為下一階段生存與競爭的關鍵。
《北美智權報》第378期,從科技硬體、智慧財產、法律規範到地緣經濟,全面掌握AI世代下的創新浪潮與風險挑戰。歡迎讀者與我們一同洞察未來,共築智權與科技的戰略高地。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78期;歡迎加入NAIPNews網站會員,或以系統訂閱《北美智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