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拓展材料科学领域新应用

0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逐步导入材料科学领域,传统研发模式正走向转型,过往材料开发仰赖大量实验试错与高成本仿真,其周期冗长且效率有限,而AI可透过加速运算与深度学习模型,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材料的设计、性能预测与制程优化,可大幅压缩开发时间并降低资源浪费,例如可协助人们由目标材料特性反推潜力候选物、设计可行的合成与验证流程以及根据实验数据实时调整模型参数等。 过去耗时、耗力的流程,现在仅需数天即可完成,大幅缩短传统研发流程。因此,AI应用于材料科学的技术亦受到国际企业的高度关注,如Google与Microsoft已积极布局相关应用,显示出AI在材料科学的应用将正成为新一轮技术投资与产...

2025能源转型未来投资展望:聚焦再生能源、能源效率与交通运输

0
在全球气候危机与能源安全双重压力下,能源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根据KPMG最新发布的《能源转型投资展望:2025年及长远规划》报告,基于对36个国家、11个产业1400名能源转型投资者的深入研究,多数投资者(72%)认为能源转型资产的投资正迅速增加。事实上,2024年全球能源投资预计将创下3兆美元的历史新高,其中约2兆美元将用于再生能源技术与基础建设,接近同年度化石燃料投资额的两倍。这场能源革命不仅重塑能源产业本身,金融投资者、新兴能源开发商、再生能源业者与高耗能产业皆在寻求相关投资机会与商机。 能源投资关键项目 2024年全球能源转型资产的投资总额预估为2兆美元,主要目标为能源效...

开源技术在AI潮流下的重要性:风险与进步共存

0
随着专有人工智能(AI)模型的成本面考虑、云端基础设施的普及化,以及开源技术(open source technology)社群逐渐成熟和活跃,使开源AI模型蓬勃发展,如由Meta开发的Llama、由Google推出的Gemma及由Microsoft开发的Phi-2等代表性基础模型,可兼顾运算效能、轻量化与企业部署弹性,且提供用户/开发者客制化地调整、部署并整合至特定应用情境中。

法院驳回音乐出版商对AI公司的初步禁制令声请:2025年Concord案

0
2023年10月18日,原告包括Concord Music Group在内的8家音乐出版商(以Concord方统称)于美国田纳西州中区联邦地区法院起诉AI公司Anthropic,指控其擅用受版权保护的歌词来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模型,侵害Concord方的版权。

美国版权局《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第三部分:使用数据训练Gen AI是否构成合理使用?

0
美国版权局于5月9日公布《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下称《报告》)第三部分,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系统开发时使用他人著作当作训练数据,是否造成侵权及可否构成合理使用问题。

从美乌签署矿产协议看稀土竞争

0
2025年5月1日,美国与乌克兰正式签署关键矿产合作协议,目标直指关键资源—稀土(Rare Earth Elements, REEs)。双方将在乌克兰稀有金属及关键矿产的勘探、开发与供应链建设上深化合作。根据协议内容,美方将提供技术援助与资金支持,协助乌克兰发展本地矿产资源,并优先保障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关键原料来源。此举不仅是乌克兰在战后重建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外交与经济成就,也进一步凸显稀土与关键矿产在当代地缘政治中的战略地位。对美国而言,此协议为其降低对中国稀土依赖再添一环,并强化其在北约盟邦中的资源整合与科技韧性。 关键又陌生的稀土元素 尽管我们每天使用的高科技产品几乎都离不开稀土元素...

用AI辅助发明到底能否当发明人?USPTO《AI辅助发明之发明人指引》之具体案例分析

0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在2024年2月公布《AI辅助发明之发明人指引》(Inventorship Guidance for AI-assisted Inventions),除了强调专利发明人必须是真人外,也肯定人类若仅是利用AI辅助发明仍可以获得专利,但前提是人类对发明之构思须具有重要贡献。本文以USPTO假设案例的几种情境,说明当人类利用AI辅助发明时,人类所付出的贡献是否足以作为发明人? 以Pannu案之判准判断人类贡献 USPTO在2024年2月公布《AI辅助发明之发明人指引》,其引述1998年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在Pannu v. Iolab Corp.案对「谁足...

以AI为核心的异质集成技术革命:AI时代的硬件焦虑

0
在人工智慧應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全球之際,其帶來的挑戰也不容小覷。在眾人都關注AI軟體發展 (像機器學習ML技術) 的時候,硬體的難處也不容忽視。AI時代的硬體焦慮是:軟體一直在進步,硬體能跟上嗎? 傳統的摩爾定律(每兩年晶體管數量倍增)已逐漸放緩,單晶片的製程極限與成本已近天花板。因此,下一代AI硬體的發展,必須另闢蹊徑。AI的創新,不能只靠演算法與模型,硬體創新必須跟上,甚至領先。Swaminathan教授表示,當摩爾定律已不再是黃金定律時,異質整合正帶領我們走向摩爾的下一站。

分享美国版权局《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第二部分:哪种使用AI的创作方式可获得版权保护?

0
美国版权局在2025年1月发布《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下称《报告》)第二部分,讨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生成内容是否受版权保护(Copyrightability)的问题。其认为,单纯输入提示词、由AI生成内容并非人类创作,无法获得保护。但若人类利用AI协助其创作,人类对创作有贡献,仍可获得保护。 美国版权局在撰写《版权与人工智能》前,先对外征求意见,收到超过10,000份回复意见,其中大约有一半涉及版权保护资格的问题。绝大多数回复者同意,完全由AI生成的内容不具备版权保护资格,但人类利用AI作为创作工具,只要具有人类贡献(human contribution),仍可获得版...

法律数据涉及AI训练数据库之首件著作权侵权判决出炉:浅析Thomson Reuters v. Ross一案

0
针对法律数据库巨擘Thomson Reuters与竞争对手Ross Intelligence自2020年掀起之侵权争议,特拉华州联邦地院终于定调,Ross构成著作权侵害且不符合理使用。 本案原告Thomson Reuters拥有知名法律研究平台Westlaw,为使用者提供判例法、州及联邦法规、期刊论文、专论等法律资料。Thomson Reuters指控Ross Intelligence抄袭Westlaw数据库提供之裁判要点(headnotes),Ross则质疑该数据库中之要点及其法律分类系统「Key Number System」是否受法律保护,并主张合理使用。负责审理本案之Bib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