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看懂美國如何封鎖華為
編者按:美國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DoC)於2019年5月20日將華為納入禁止美國企業與之交易的實體名單(Entity List)時,同時也發布了一項為期90天的臨時通用許可(Temporary General License,TGL)給華為,然而,DoC一再展延此一TGL,在第三次延展 (至2020年2月17日)即將屆滿前,於2月14日又宣佈了第四次延展,但這次展延時間只有之前的一半,即45天。此一TGL的第一次期間為2019年5月20日到8月19日,第二次為 2019年8月20日到11月18日,第三次為2019年11月19日到2020年2月17日,而第四次則...
英國脫歐對英國發明 / 設計 / 商標案的影響
英國、歐盟終於要分家了,這對英國發明、設計、商標類案件有何影響?簡單說,2020年一切照舊,2021年則是有所變,有所不變。
Brexit吵嚷經年,脫歐?硬脫歐?何時脫歐?真的會脫歐?一波多折,觀眾耗盡耐性,記者寫到辭窮,終於等到英國與歐盟雙方達成並各自批准協議,2020年1月31日英國脫歐確定生效,並旋即自隔日起進入11個月的過渡期;假使雙方未再協議延長過渡期,預定2021年1月1日完全分家。不過本報讀者關注重點大概只有一個:這對英國發明、設計、商標案有何影響? 簡單說,2020年一切照舊,2021年才有變化。
2020年一切照舊
首先看發明案,《專利合作條約》(PCT)、《歐...
補貼政策對中國企業的打擊,比病毒更可怕!
在過去十年,補貼既是中國政府的經常性支出,也是中國企業的經常性收入。到了2020年,補貼不但不會消失,受到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政府需要補貼的產業,恐怕不只製造業,連服務業也要積極補貼了。對於中國經濟來說,這將是比疫情本身更為不利的影響。
2019年,中國面臨全年企業營運利潤年增率負成長,這跟2015年的情況差不多的惡化,甚至比2015年還嚴重。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關稅,明顯打擊到了中國企業的營運利潤,包含歐債危機那次,中國製造業PMI陷入近年來第三次低迷,雖然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曾經是世界工廠,但是隨著人口紅利逝去、勞工成本大幅提升、以及美國要求中國必須遵守當年加入WTO時的承諾,中國...
政策方向,造成台、韓近年經濟發展差異擴大
經濟學界常會用股市的發展,來象徵該國家的經濟發展現況和前景預期,因為那是市場上許多投資人和企業,用大量資本去支持與否定的實質現象,大部分的企業和投資人,都是希望把資本投資在一個前景樂觀的市場,經濟、政治、外交、商業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關係。
2018年以來,全球最大和次大的美國與中國,在全球掀起貿易攻防戰,台灣和南韓,分別選擇了美國和中國,2018年以來,我們已經可以從兩國的股市發展,明顯看出不同選擇造成的實質結果,韓華、浦項制鐵、樂天、韓進、斗山、鮮京、LG、現代、三星等主要大企業,全面都受到影響,當然,會導致國家證券市場和經濟成長走向的,不會只有中美外交關係這個因素,我們可以從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