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局勢下台商供應鏈之調整與影響
在最近幾年,外部環境變數快速輪動,在在影響產業發展及廠商走向。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許加政表示,過去我們可能是半年或一年審視一次國際局勢,但現在卻可能每個禮拜、甚至每天,都要去注意有什麼新的變化。嚴格來說,未來台灣甚至全球產業一定跳脫不出「美中關係」的影響;「美中關係」不僅是對美國或中國產生影響,而是會有廣泛的連動關係。在安全的考量下,廠商在全球的布局要更多元化:例如印度的習慣、文化與中國地區有很大差異,假使有大陸台商要在印度擴廠,便不能簡單的把大陸經營模式在印度複製。許加政指出,近期國際局勢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後,黑天鵝與灰犀牛接連而來,影響全球產業之餘,也考驗著廠商快速因應的能力。
...
解析拜登政府的新外交政策
中國和美國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卸任後,國際關係出現明顯轉折,中國在貿易和商業領域,長期對許多國家實施單向的政治限制,美國上一屆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任內對中國全面實施貿易反擊,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戰,很明顯讓美中關係全面惡化。
而且,不只是擁有行政權的白宮,連立法權的參議院和眾議院,共和黨和民主黨對中國的態度都逐漸轉為負面。除了共和黨對中國的外交態度不佳,美國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就職以後,美國對中國的關係,也沒有任何好轉,拜登才剛開始施政,就注定了中美關係惡化至少持續四年。
2021年以來,美國已經實施了多次對中國的制裁,包...
加速控制疫情、大力提振消費 — 除了奧運,日本政府現在最該做的事
本文刊出時,東京奧運應該正在熱烈進行中。雖然延後了一年才舉辦,但日本政府仍然將奧運視為扭轉經濟頹勢的機會。既然現在日本是全球最不用擔心通貨膨脹的國家,日本政府除了辦好奧運會外,現在最該做的應該是努力控制疫情,並且鼓勵國民多花錢消費,企業也才會增加僱用,讓日本經濟提早復甦。
日本在COVID-19爆發後,經濟成長直接陷入衰退。之後,相對於美國的經濟復甦,日本和歐元區的經濟復甦緩慢許多,因為日本長期的高齡化社會與下降的人口負債結構,加上對內需消費傷害甚大的疫情封鎖,日本的經濟要復甦困難度會更高。即使日本央行(BOJ)進行大規模地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拉抬也相對有限,COVID-1...
RCEP簽訂了!台商需要轉移供應鏈嗎?
歷經八年時間的協商,亞太15國終於在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台灣本身雖非會員國,但目前台商已在多數RCEP會員國設廠,短期內受到的衝擊較小,不過從長遠來看,RCEP會員國還是會降到零關稅,台商仍需思考重新配置供應鏈的必要性。
RCEP是目前全球經濟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必須至少6個RCEP東協成員國和3個非東協成員國向保管方交存核准書、接受書或批准書之日起60天後才會正式生效,生效時間預計落在2022年。2019年台灣全球出口金額為3,292億美元,台灣對RCEP出口達1,896億美元,占總出口的57.6%,若加計香港...
國際不確定因素難解,台商回台投資意願因而大增
這兩、三年的台灣民間投資出現了久違的榮景,除了得歸功於半導體業的製程設備採購更新,也不能忽視台商回台投資的效應,尤其當美中貿易戰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均未消停時,這些在海外打拼多年的台商終於發現:家真的才是最好的避風港。
去(2020)年年底,在一場婚宴聚會上,當同桌的賓客聊到央行最新發布的打房政策時,一位來自台中的不動產業者忍不住透露,「這對中部的台商根本沒有影響!」他解釋,「那些人實力都堅強得很…要買房子隨時都拿得出上億資金,根本不用辦抵押;而且,反正現在疫情也沒辦法出國,就乾脆留在台灣買車、買房…。」
一年多前,當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萌芽階段,很多人套用2002、2003年SARS...
美國規則、全球適用,台灣供應鏈如何應對?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基於維護國家安全理由,透過行政命令制裁運營TikTok及WeChat母公司,這股趨勢讓赴美投資的企業不禁思考:美國政府的政策禁令,究竟會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多深的影響?而這些禁令又將持續多久?
美國規則、全球適用的兩大法規武器
近期在「美國優先」的原則下,美國以OFAC經濟制裁、出口管制條例(EAR)為兩大監管手段,試圖建立美國新秩序。而美國強勢制定的遊戲規則中,「域外管轄」範圍涵蓋出口管制、對美投資、反托拉斯,金融及反貪腐等多個領域,並將美國國內法效力擴張至外國人。
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的由來
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以1969年頒布的出口管理法(Export Adm...
華為海思的進與退
美國5.15的新規即未來所有包含美國技術的產品向華為出貨時都需向美國申請許可,形成對華為「無死角」的打壓之勢,這不是為了讓華為流血,而是讓其失去造血功能,讓華為旗下的海思徹底停擺。
越過山丘
一位華為海思員工曾提過,海思第一代產品推出時,差點毀了華為的手機業務。千億千億元的虧損,終於換來了海思麒麟,終與高通、三星、蘋果等巨頭的SoC並肩。
海思如今已登上中國國內IC設計業的高峰。2019年華為海思銷售額就已超過110億美元,在中國IC設計業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甚至高於中國大陸Top2 ~ Top10晶片設計企業銷售額之和。在2020年第一季度,海思以27億美元的營收收官,不僅較去...
美國可能對中國求償鉅額疫情損失,兩大國關係恐繼續惡化
2020年第一季,人類社會爆發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許多國家陷入商業和經濟大封鎖,景氣驟降,包含觀光、旅遊、共享經濟、製造業、房地產租賃、金融、保險、航空等許多產業,全面陷入大衰退,這是2008年以來的全球經濟最嚴重衰退,而且疫情傳染速度飛快,一季的時間內,世界各國全面淪陷,各國政府和人民完全措手不及。
雖然中國在2019年底就已經出現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傳染的案例,但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認為,中國在2020年1月施壓世界衛生組織(WHO),迫使WHO延遲向全球宣布「國際公衛緊急事件」(PHEIC),同一時間在全球各地收購、囤積個人醫療防護設備。
雖然中國外交部與WHO都反駁...
美國半導體出口管制加緊,中國芯國產代工將受阻?
2020年5月12日,媒體報導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泛林集團 (Lam Research) 等美國半導體設備公司發函給中國國內的晶圓製造公司,表示不能將購買自該公司的設備用於加工軍用產品,並且保留無限追溯的權利。
消息一出引起業界熱議,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美國政府加強對華半導體領域封鎖的進一步措施。如果這項措施實施,美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出口管控將會愈加嚴格,將會對中國半導體企業尤其晶圓晶片代工造成影響。
雖然出口管制措施並不是直接針對華為,而是直接作用於中國整個半導體產業,但是美國限制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出口,這會直接導致現階段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國產電子產業廠...
疫情摧殘美國就業,2020川普連任路將一片黯淡?
美國總統川普與聯準會(FED)這兩個月內聯手推出強力經濟政策來提振被疫情摧殘的美國經濟;但就第一季的經濟表現來看,除了股市、房市之外,民生消費與企業投資並不買單,狂飆的失業率更可能危及川普的連任大夢。既然撒幣無效,川普也只好考慮下一個風險更大的選項:加速重啟美國經濟。
「我們必須要讓這個國家重新運作起來,而且愈快愈好!」即使美國的肺炎疫情仍然在水深火熱中,甚至連白宮內部人員都開始傳出確診的消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還是無視公衛專家的僅告,早早在四月中就宣布了三階段的「重啟美國(OPENING UP AMERICA AGAIN)」計畫,希望從五月開始,能夠逐步讓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