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產品環安法規的全球趨勢
電子電氣設備是台灣重要的出口項目,產品在行銷全球各地時,尤其要注意各國對於產品環安相關規範。邁入2021年,又多了許多新的規範,本文將介紹歐盟、英國與南韓的新規定,相關業者必須從各國法令更新現況,去因應產品環安法規,以免不注意誤踩紅線。
RoHS(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為《關於限制在電子電器設備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這是由歐盟立法制定的一項強制性標準,主要用於規範電子電氣產品的材料及技術標準,目的在於消除電機電子產品中的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多溴二苯醚以及四種可塑劑共10項物質,透過對廢棄物進行合理的回收與處理,以達到環...
2021台灣綠能產業新修法展望
為推動台灣綠能發展,2020年已經陸續完成一連串的修法,包括嚴格把關農地種電、確立漁電共生先行、推動環境及社會檢核等政策,接著下一階段,還有經濟部即將上路的用電大戶條款、環保署正在研擬中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對於用電及排碳大企業而言,未來要面對法令的限制變多了,但同時也為台灣的綠能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誘因…
安侯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莊植寧在「2021國內外法令展望研討會」中指出,由於台灣綠能法令經常變動,相關業者在開發或投資規劃前,宜儘早掌握最新修法及政策趨勢,才能避免法律風險。以下為近期重要的綠能產業修法方向,提醒太陽光電業者、用電大企業都需特別留意。
議題一、農業用...
追求能源自主 臺灣應建立電力承載順序
2020年初來,全球面對COVID-19帶來生命健康的嚴重衝擊,多國採取封閉隔離措施,甚至鎖國政策。可預見將來人類面對越來越頻繁的新病毒威脅,經濟型態、生活模式,勢必會有巨大改變。臺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面對疫情可能影響能源燃料進口之衝擊,必須減少對國外能源供給的依賴性,增加能源自主權;而提高能源自主性,可藉由再生能源綠電占比,提升與電力需求面有效管理,來達成創造經濟與環保之雙贏局面。
撇開病毒疫情,面對全球暖化議題,臺灣也無法置身事外,履行減碳的責任早已緊密嵌合在經濟、社會,以及能源供需的運作系統之中。
在經濟面,從國際間對綠色產品供應鏈的要求,臺灣企業為維持產業競爭力已產生對...
原油供需調整中,前景不全然悲觀
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和商業發展,全球旅遊業和觀光業全面看淡,許多國家封鎖境內商業行為,全球原油需求大削減,5月交割的北美西德州中級原油(WTI)期貨一度跌至負37美元,最後以每桶10美元作收。但是原油市場的前景,真的有如此悲觀嗎?
期貨市場出現負油價,全球媒體輪番報導,人們對於原油市場幾乎一面倒地看淡,畢竟COVID-19的疫情,短期內不會散去,就算疫情散去,人們對於出國旅遊,短期內恐怕也會轉為保守,雖然OPEC等產油國會削減10%原油產量,不過市場還是不看好能源市場後市發展。
其實近年來,全球能源業產能大爆發,但是在全球各地擴大市佔率的,並不是俄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