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持續發燒中,很可能2020年第二季,全球景氣和醫療後勤都會陷入低潮,直到下半年,或許防堵疫情蔓延才會傳出好消息,然後消費經濟才隨後復甦。

2020年第一季,人類面臨近年來最大規模的疾病災難,從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開始大規模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在3月以後全面擴散到全球各地,而應該挺身而出領導全球防堵疫情擴散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其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一系列的怪異發言,幾乎都是偏袒中國,被全球許多網友揶揄是中國衛生組織( “C” HO)。
中國隱瞞太多疫情相關的醫學資訊和統計數據,WHO卻沒有譴責和糾正,反而讚揚中國的防疫工作相當完善,讓全球許多國家在防堵疫情的黃金時間,過於鬆懈,防備心嚴重不足,結果3月份的全球疫情大擴散,許多國家開始進入變相「鎖國」,航空業、餐飲業、運輸業、娛樂業等許多服務業乏人問津,全面陷入大蕭條。

肺炎疫情已經造成全球經濟危機
但是隱瞞疫情的罪魁禍首:中國,卻在世界各國忙著處理疫情造成醫療後勤癱瘓的時候,透過各種媒體或網路進行假新聞宣傳,企圖洗刷新冠肺炎疫情不是爆發自中國的事實(新冠肺炎在2019年底就已經在武漢市有擴散的徵兆),然後透過捐贈「口罩、呼吸器、醫療用品」,來進行外交美譽。後來法國媒體把中國的行為稱為「有圖謀的慷慨政治」,所有中國的對外援助,都會擴大渲染宣傳。
歐盟委員會主席直接評論,在中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國向歐盟要求援助,歐盟提供中國許多醫療物資,中國沒有做任何報導,但是當中國援助歐盟時,卻企圖通過人道援助來扭轉他們自身的形象,人們不難體會,在他國受難之時,中國過度的擴大宣揚,他們如何援助外國,這情況不是善意的表現。
當被WHO長期屏除在醫療防衛系統的台灣,疫情持續受到控制,甚至突然捐贈歐美等許多疫情嚴重的國家,大量的口罩和醫療資源時,許多國家的媒體輪番報導台灣在防疫工作的表現非常傑出,反而是WHO與中國,不斷的打壓台灣,政治干預醫療,美國和歐盟等許多國家,反而感謝台灣適時的雪中送炭,反觀中國企圖把新冠肺炎疫情抹黑來自於美國軍方,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認為中國的作為並不恰當。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僅是醫療問題,更多的是經濟問題,例如大規模的限制人們的外出消費與娛樂旅遊,甚至學校暫時關閉,於是服務業受到前所未有的蕭條,例如美國的初領失業救濟金,短時間內爆增到600萬人以上,這是非常驚人的失業人潮,雖然較高機率只是暫時性的疫情效應,但經濟短期受到的衝擊仍然非常劇烈。


因應經濟衝擊,各大央行聯手購債放資金
所以全球主要央行,包含FED、ECB、BOE、BOJ、中國央行,不約而同聯手全面擴大流動性,不管是調降存款準備率、降息、量化寬鬆還是美國公債當作擔保,利用附買回交易取得美元,增加流動性,主要央行都只能快速擴大資產負債表,各國政府也是推出許多舒緩消費經濟大降溫的政策來緩和衰退衝擊。因為如果不這麼做,那麼許多中小企業和基層勞工族群,恐怕無法以手上足夠的現金流,來撐過短期的低迷時刻,短期數周的無薪假或臨時資遣,就會讓他們的收入驟失,連基本的生活支出都不夠。
這跟2008年的金融海嘯有所不同,當時政府主要的是搶救大到不能倒的企業,但2020年的消費衰退,政府主要搶救的是中小型企業和基層勞工,要幫助這些族群,政府大概只能用現金直接補貼了,必須協助他們撐到疫情緩和,消費衰退結束,否則會造成更多人失業,國家經濟受到的負面危害會更驚人。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