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智權報│專利申請│商標申請│侵權分析│智財權顧問│專利佈局│美國專利 - http://naipnews.naipo.com -

印度推出新一輪激勵計畫,加速建構電子製造產業鏈

為加速手機生產上下游「生態系」落地,印度電子與資訊科技部(MeitY)近期推出新一輪電子零組件製造激勵計畫(Electronics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Scheme),編列2,292億印度盧比預算(約新台幣880億元),針對電子零組件、子系統與製造設備領域提供為期六年(至2032年3月31為止)補貼,吸引外資及本土企業參與。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根據印度官方說法,蘋果(Apple)2024年自印度出口超過1.5兆印度盧比(約170億美元)的 iPhone,顯示iPhone印度生產聚落已成形並趨於成熟,其上游零組件供應商赴印度設廠或布局的壓力也逐步增加。

四類產品納入獎勵範圍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派駐印度協理陳建宏表示,該計畫將下列四類產品在印度擴產(新設廠或擴廠均有機會申請適用)納入獎勵範圍,達一定投資規模並符合相關資格者,給予專款補貼。補貼方式分為依增額營收(相較於基期營收)一定比例計算、依合格資本支出一定比例計算,或依增額營收/合格資本支除一定比例混合計算等。鼓勵產品類別包括:一、子組件,如顯示模組、相機模組;二、基礎零件,如多層 PCB、鋰電池、被動元件;三、特定零件,如HDI、FPC、SMD 被動元件;四、相關供應鏈及製造設備,如製造設備及其零組件(各類產品的投資規模門檻、補貼款計算方式及比例等請詳附表)。

台商可借力布局印度市場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印度及東協投資服務主持會計師鮑敦川提醒,與傳統稅務減免不同,本次計畫並未將獲利條件設為門檻,而是以實際營收成長或資本投入作為核發依據,有效降低初期投資風險,對於即將赴印度布局的「蘋果家族」而言,是極具吸引力的政策工具。

鮑敦川表示,該政策除鼓勵外資投資,也明確扶植印度本地製造。對台灣企業而言,自主建廠通常是第一選項,但難免受限於集團本身資源及風險承受能力。當企業赴印布局的趨勢與自主建廠的壓力存在兩難,可思考透過技術授權、策略聯盟或供應鏈整合等方式「借力」印度本地企業,加速布局當地市場。

產品類別 累積投資額

(印度盧比)

增量營收掛鉤獎勵(%)

(逐年遞減)

資本支出掛鉤獎勵

(%)

A.子組件
1 Display module sub-assembly 25億 4/4/3/2/2/1 NA
2 Camera module sub-assembly 25億 5/4/4/3/2/2 NA
B.基礎零件
3 Non-SMD passive components 5億 8/7/7/6/5/4 NA
4 Electro-mechanicals 5億 8/7/7/6/5/4 NA
5 Multi-layer PCB 5億 ≤ 6 layers 6/6/5/5/4/4

≥ 8 layers 10/8/7/6/5/5

NA
6 Li-ion Cells for digital application (excluding storage and mobility) 50億 6/6/5/5/4/4 NA
7 Enclosures for Mobile, IT Hardware products and related devices 50億 7/6/5/4/4/3 NA
C.特定零件
8 HDI/MSAP/Flexible PCB 100億 8/7/7/6/5/4 25%
9 SMD passive components 25億 5/5/4/4/3/3 25%
D. 相關供應鏈及製造設備
10 Supply chain of sub-assemblies (A) & bare components (B) & (C) 1億 NA 25%
11 Capital goods used in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their subassemblies and components 1億 NA 25%

表1. 印度新一輪電子零組件製造激勵計畫之產品類別[1];資料來源:PwC

備註:

[1]註:若為相關供應鏈及製造設備 (D),為最低投資額非累計投資額。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