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智權報│專利申請│商標申請│侵權分析│智財權顧問│專利佈局│美國專利 - https://naipnews.naipo.com -

《北美智權報》379期火熱出刊!

在全球政經局勢風起雲湧的此刻,《北美智權報》379期重磅推出【全球關稅戰專題報導】,直擊川普貿易政策捲土重來對台灣產業鏈的深層衝擊與轉型契機。自川普展開第二任期後,高舉對等關稅大旗,迅速推動一波又一波的關稅措施,不僅挑動全球經貿敏感神經,更迫使各國企業與政策制定者重新審視既有的供應鏈佈局與稅務策略。

在本期專題中,除了有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與副院長王健全,深度剖析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的戰略定位與潛在機會,還有KMPG專業團隊的分享。當川普2.0政策讓全球貿易版圖重新洗牌,台灣企業如何突破困境、借勢布局,是所有產業當前最迫切的課題。我們也聚焦中小企業的真實挑戰與在地應變,探討如何在夾縫中尋找轉型契機。由資深會計師提供的節稅策略分析,則為企業提供了第一線的實務建議,協助業者在法律框架下善用制度、穩健應對。

專利與商標:美國實務最新動向一次掌握

在專利制度方面,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近日對延續案申請新增附加費用與說明,引發產業界高度關注。本期特別整理新費用結構及影響評析,協助研發密集型企業及代理人掌握制度調整後的申請策略。

另一方面,USPTO也宣布成立專案小組,全面檢視並加強專利審查流程的防弊機制,顯示美國對於專利品質與濫用行為的管控將更趨嚴格,未來企業於美國申請或主張專利時須更加謹慎規劃。

商標領域則收錄兩篇重量級訴訟實務探討:一是關於商標侵權的主觀犯罪構成要件分析,深入釐清刑事責任與故意認定之界線;另一則為話題性案— VIP Products與Jack Daniel’s間的爭議判決,討論嘲諷與言論自由如何影響商標淡化與混淆判準。

AI與新興科技:跨界趨勢全面鋪陳

AI人工智慧的發展仍舊是產業焦點。「2025 Deloitte E & A Summit」兩天論壇活動揭示科技如何驅動企業成長與數位轉型的下一步。首場聚焦企業如何攜手策略夥伴,共同構築AI導入路徑與技術藍圖;次場則深入探討資料治理機制的建立,為AI應用鋪平永續發展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AI是否能成為「發明人」仍為全球智財圈熱議焦點。379期也邀請專家以USPTO近期釋出的《AI輔助發明之發明人指引》為基礎,搭配具體實務案例,為讀者解析AI參與研發過程中的法律地位與專利可受理性。

至於專利部分,則分析了CAFC 於2024年發布的幾項重大裁決對審查實務的影響,特別關注§102(a)(1) 規定如何被審查人員與PTAB解釋與應用,對企業提交設計專利的布局提出策略建議。

產業焦點:從智慧車電到神經醫學

本期於產業部分入分析2025年智慧車電產業的國際發展趨勢。隨著自駕、車聯網與電動車產業持續整合,供應鏈與晶片布局競爭日益白熱化,台灣車電廠商的下一步該如何走出技術護城河,是文中探討的重點。

在生技醫療方面,《痠》、《痛》這兩種人體常見不適,於神經醫學中卻有截然不同的生理意涵。新研究已逐步打開精準神經診療的大門,對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療方式正邁向個人化與數據驅動的新時代。

無論是應對關稅巨浪,還是掌握AI技術、法規實務與永續趨勢,《北美智權報》始終致力提供最前線、最深入的智財與產業觀察。敬請鎖定第379期,與我們一起在變局中前行,為未來鋪設知識與策略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