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智權報│專利申請│商標申請│侵權分析│智財權顧問│專利佈局│美國專利 - http://naipnews.naipo.com -

中國贛州離子型稀土開採提取技術研發 智財權自主擁有

中國稀土資源豐富、礦種獨特,重稀土礦以江西、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地區的離子型稀土礦為主,尤以江西龍南地區的重稀土礦為最多,占中國重稀土工業儲量的80%以上;贛州市的中重稀土開採量占中國半壁江山,因而有「稀土王國」之稱。

離子型稀土技術可以說是中國自主擁有的智慧財產權。然而,南方離子型稀土礦的開採提取技術已經過40多年的發展,稀土回收率雖有了改善,但仍有不少理論和實際問題有待解決,包括新型高效低污染浸取劑和沉澱劑的研發、原地浸礦過程中的擴散機制等都是未來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化學提取技術研究的重要方向。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20世紀60年代末在江西省龍南發現離子型稀土礦,其礦石中的稀土元素80%~90%呈離子狀態吸附在高嶺土和水雲母等粘土礦物上;離子型稀土礦系含稀土花崗岩或火山岩經多年風化形成粘土礦物,解離出的稀土離子以水合離子或羥基水合離子吸附在粘土礦物上。吸附在粘土礦物上的稀土離子在水中不溶解,但遵循離子交換規律,可用化學法提取稀土。稀土礦種90%的稀土可以用稀土浸出藥劑如硫酸、硫酸氫氨或者硫銨等以離子交換淋洗方式使其進入溶液,然後將稀土沉澱劑如草酸、氨水或者碳酸氫氨等加入溶液中,使稀土沉澱析出,因此,該種稀土礦被命名為「離子型稀土礦」。迄今,離子型稀土礦的浸出與富集技術主要有兩種,一種為『池浸』,一種為『原地浸礦』。因池浸對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與影響很大,現推行的是原地浸礦。

稀土是人類和高科技不可或缺的戰略性礦產資源,中國則在稀土產業鏈的上游尤其具發展優勢,國際經貿上以此作為籌碼對付西方國家,往往具有卡脖子、掐咽喉之效。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於1992年參訪包頭市白雲鄂博區的稀土礦場時,說過一句警世良言:「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目前是世界上唯一具有稀土全產業鏈的國家,對全球稀土產業鏈的某些環節有近乎絕對的主導權。歐美等西方國家正努力擺脫受中國控制局面的同時,中國又在2021年底成立「中國稀土集團」,重組「稀土國家隊」,企圖鞏固其全球稀土龍頭地位。江西省的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為此「稀土國家隊」成員之一。

贛州稀土集團簡介

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贛州稀土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11月,並於2011年12月更名為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稀土開採和冶煉分離。公司旗下擁有中國南方稀土集團、贛州工業投資集團、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等70餘家全資、控股及參股公司。公司業務涵蓋稀土、稀有金屬、金融資產三大領域。其中,稀土領域以中國南方稀土集團為核心,主要從事稀土原礦開採、稀土冶煉分離、稀土綜合回收利用、稀土精深加工應用、稀土產品貿易、稀土應用研發和技術服務;稀有金屬領域主要從事鎢、螢石、鉛鋅等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金融資產領域主要從事稀土與鎢等稀有金屬的投資和管理、基金投資和管理、稀有金屬交易平台運營與管理等。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的稀土產品,包括用於永磁電機的稀土磁性材料、用於新能源及應用元件的稀土發光材料、用於催化拋光的稀土功能陶瓷、用於各種動力電池及儲氫系統等應用的稀土儲氫材料等產品。

圖2. 南方離子型稀土礦的浸礦方法;繪製:芮嘉瑋/北美智權報

展望未來

離子型稀土技術是中國自主擁有的智慧財產權。南方離子型稀土礦的開採提取技術已經過40多年的發展,稀土回收率雖有了改善,但仍有不少理論和實際問題有待解決,包括新型高效低污染浸取劑和沉澱劑的研發、原地浸礦過程中的擴散機制等都是未來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化學提取技術研究的重要方向。

然而,無庸置疑的是,南方離子型稀土礦是中國特有的、世界罕見的稀土資源種類,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與戰略價值,已成為世界稀土貿易與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其提取技術及開發利用水準對世界新材料、新能源的發展影響巨大,中國也順勢將這方面稀土資源的優勢轉變為經濟上的優勢。

備註: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及其任職單位之立場。】

作者: 芮嘉瑋
現任: 中技社能源暨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學歷: 清華大學 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 博士
中原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碩士
台灣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碩士
經歷: 工研院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執行長室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研究所專利副主委
光電產業智權經理
專長: 長期從事產業研究、專利智財與投資評估等工作,專注於能源、產業、環境、經濟等議題。擅長創新技術策略分析、科技預測及評估、專利分析與布局、產業分析、智慧財產權管理與經營策略、專利的商業化與貨幣化。熟捻產業技術發展趨勢,並常在各媒體平台發表文章、應邀演講,成功引領技術前瞻與產業關鍵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