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智權報│專利申請│商標申請│侵權分析│智財權顧問│專利佈局│美國專利 - http://naipnews.naipo.com -

缺工問題成台灣產業發展緊箍咒,國發會加速修法搶國際人才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全球貿易和供應鏈重新洗牌,國際經濟籠罩在不確定性的陰影之下,對於台灣的伺服器、電腦、資通訊產品、工具機與汽車零組件等相關上下游供應鏈,都會遇到因負擔更高關稅成本而壓縮利潤的挑戰。除了外部壓力,台灣企業還面臨大缺工問題,成為產業發展的緊箍咒。為了協助企業育才、攬才及留才,國家發展委員會正在推動「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計畫在2028年延攬12萬名外國專業人才,並著手修改《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讓更多國際人才願意來台灣工作。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台灣董事學會日前舉辦2025安侯建業領袖學院論壇,分析關稅戰火波及全球之際,企業如何在不穩定的環境下穩定軍心,制定留才與育才策略。

圖1.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台灣董事學會舉辦2025安侯建業領袖學院論壇【公司治理升級:打造人才競爭力新局】;圖片來源:KPMG提供

KPMG安侯建業主席陳俊光提醒,台灣人口結構變化將對產業長期發展造成影響,企業必須往未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來看,人才布局要如何提前規劃,才能因應台灣的人口結構少子化、高齡化對企業人才的衝擊,而企業在面對市場變化時的佈局策略,更顯示出人才競爭力的重要性。

全球攬才成為國家重點政策

由於國人晚婚遲育影響生育數,造成台灣幼年及青壯年人口持續下降;老年人口將在2070年與青壯年人口相當。而在工作年齡人口中,2007年起,45~64歲中高齡工作者已占多數,其占比將自2037年起超過5成,台灣勞動力高齡化問題值得重視。

圖2. 2024~2070年台灣工作年齡人口趨勢;圖片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參事林至美指出,為了因應台灣長期少子化所帶來的勞動力減少,政府正在推動「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透過「強化國家人才競爭力」與「全球攬才」兩大主軸,結合育才、攬才及留才措施與服務,以長期培養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及人力,目標在2028年培育45萬名AI、綠領及人文數位跨領域人才,並延攬12萬名外國專業人才。

因應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新局,以及來台僑外生與日俱增,為了留住具備台灣經驗的國際人才,政府預計將透過「延攬外國專業人才」、「建構完善留才生態系」、「擴大留用外國技術人力」等3 大策略吸引國際人才。

圖3. 台灣全球攬才策略;圖片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

半導體、人工智慧、次世代通訊、淨零、新創將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重點產業,透過辦理海內外攬才活動、就業相關說明會、國際展會推動全球攬才行動,延攬重點產業所需人才來台。為了精準觸及國際人才,國發會在美國與台大、清大、成大等校友會及在美僑胞深化合作,並與印度班加羅爾等20所大學、印度台大校友會等建立社群連結, 協助台達電、台積電、Nvidia等業者在印度攬才來台工作。此外,國發會、僑委會、外交部也向全球前1,000 大及其他優質大學畢業生招手,宣傳台灣攬才政策、來台管道及就業資訊,,後續將於美國、歐洲、東南亞、紐澳等區域辦理分區徵才說明會。針對數位遊牧型態國際人才,則是新增數位遊牧簽證,設定申請資格條件、審查程序及停居留期限。

《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三大重點

為了在國際間競逐優秀人才,國發會正在加速修法流程,並於4/2預告修正《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針對國外頂尖大學畢業生、外國特定專業人才配偶、尋職期畢業僑外生進一步鬆綁相關法規。目前該草案正在30日預告期間,歡迎各界提出意見與建議。

林至美指出,本次修法有三大重點,首先是鎖定世界大學排名前200名大學的畢業生來台工作,不一定要受雇特定企業,而是核發個人化工作許可,讓國外人才來台的工作型態可以更多元化;符合一定條件的國際人才配偶,也配套放寬依親的居留規定;在台畢業的橋外生,尋職期則由最長1年延長為2年,並放寬尋職期間的工作規定。

其次,近年數位遠距工作愈來愈普及,全球衍生的「數位游牧民族」(Digital Nomad)已成為各國攬才重點;台灣亦從2025年1月起核發數位遊牧簽證,國發會考量多數國家對數位牧民的停留期限都超過1年,因而將原本的「3+3」最長停留6個月,延長為最長停留2年。

另外,本次修法參考日本作法放寬永居折抵對象,對於年薪新台幣600萬元以上的全球菁英,提出來台1年即可申請永居的優惠;為吸引僑外碩、博士畢業生留在台灣從事專業工作,碩士以上的就學期間也可以折抵申請永久居留的連續居留期間。舉例來說,原本外國專業人才申請永久居留,須在台灣合法連續居留五年,這次修法後,若是在台灣取得博士學位者,則可折抵二年,只須合法連續在台居留三年從事專業工作,就能申請永久居留。不過,本次預告修正草案內容並未納入擴大租稅優惠,只能待日後在行政院、立法院期間繼續討論相關配套措施。

企業全球化的留才之道

面對跨文化、法律障礙以及市場競爭等挑戰,企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發展策略至關重要。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人陳其愷認為,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下的留才之道,除了要提供具競爭力的福利與報酬、增加多樣性福利,還要建立員工歸屬感,營造開放與支持的企業文化,為員工提供有吸引力的工作環境,公司要建立職涯規劃與發展機會,支援員工獲得跨部門或跨國的晉升與學習機會,更重要的是多元文化管理,尊重並接納不同文化的員工,才能留得住來自多元文化的國際人才。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催化地緣政治風險,全球供應鏈調整加快進行,充分突顯台灣戰略產業布局及強化經濟韌性之重要性。為因應世界空前的大變局,未來台灣產業恐須加速升級轉型及多元發展。AI在各個層面體現其價值與影響力,在AI產業化、產業AI化趨勢下,AI供給端帶來的成長仍會持續,如何吸引並爭取更多AI人才,將是企業脫穎而出關鍵。

資料來源

  1. 2025/4/11,KPMG「2025安侯建業領袖學院論壇」簡報。
  2. 2025/4/2,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告:預告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智權報378期文章列表

李淑蓮 以AI為核心的異質整合技術革命:AI時代的硬體焦慮
李淑蓮 新加坡IME:以異質整合先進封裝技術推動AI及HPC的運算大未來
李淑蓮 《2025全球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趨勢預測》報告:GenAI飆速發展 高科技業須縮小技術落差迎轉型
邱英武 代工合約結束後,繼續使用有商標權的商品包裝或容器會侵權嗎?
楊智傑 在貸款服務先使用不等於在典當服務先使用商標: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2025年DFG v. Britte案
郭廷濠 氟喹諾酮類抗生素藥物之顯而易見性探討:Senju Pharmaceutical Co. v. Lupin Ltd. (Fed. Cir. 2015)
黃鐙輝 工具機產業數位轉型,別忘記申請專利
吳碧娥 2025綠能產業展望:綠色金融商機浮現
吳碧娥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下,台商佈局的策略與挑戰
陳秉訓 帶槍投靠類的營業秘密非法取用行為 — 兩則案例的省思
吳碧娥 缺工問題成台灣產業發展緊箍咒,國發會加速修法搶國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