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智權報│專利申請│商標申請│侵權分析│智財權顧問│專利佈局│美國專利 - http://naipnews.naipo.com -

歐盟醫療資料數位轉型之發展與願景

在先前數期,陸續介紹過歐盟為實現數位單一市場所擬定的多項政策、計畫與法律規定,數位化與自動化儼然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即使是高度敏感的醫療資料,亦迴避不了此番發展。這也是現代公民必須接受的未來社會面貌之一。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根據2017年歐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調查顯示[1],有52%的受訪者希望能夠線上取用醫療健康記錄,而有65%較願意與醫生及醫療專業人員分享該資料,願意與民間企業分享的受訪者僅占14%,至於與政府機關(即使匿名且基於研究目的)分享的比例也只有21%。

歐盟執委會(Commission)已在《數字單一市場策略期中檢討》報告中採納前述數據,進而提出數位醫療照護領域的三大支柱,包括:

公眾對數位轉型樂觀其成

為實現前述三大支柱並解決相關問題,執委會遂發起醫療照護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Health and Care)之公開公眾諮詢(Open Public Consultation, OPC),其結果可說是對其構想給予極大肯定[2]

安全取用乃是公眾首要憂慮

根據OPC結果,有超過七成受訪者擔憂醫療資料的安全問題。針對此點,執委會擬定幾個步驟並加以落實[3]

跨境共享的一大願景:1+百萬基因體計畫

計畫緣起與目標

2018年4月,24個歐盟成員國,再加上英國與挪威共同簽署一份宣言,旨在加速建立歐洲基因體資料基礎設施,並實施支持共享資料的共通國家規則。該宣言不但納入歐盟醫療照護數位轉型議程,同時遵循歐洲健康資料空間(European Health Data Space)的目標,也成為後來的「1+百萬基因體計畫」(1+ Million Genomes Initiative, 1+MG)[6]

簽署方於2018年9月正式舉行啟動會議,嗣後透過多次工作小組會議,擬定相關實施準則與規範說明。2020年底,執委會成立特別專家小組(1+MG Group),以促進各簽署方國家代表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各簽署方期望透過1+MG實現目標,包括:

兩階段藍圖

為實踐1+MG,簽署方已擬定兩階段藍圖(2018-2022與2022-2027),其內容均涵蓋治理、信任架構、基礎設施及資料等四大活動領域(圖1)。

圖1. 1+百萬基因體計畫的兩階段藍圖;來源:https://digital-strategy.ec.europa.eu/en/policies/1-million-genomes

1. 第一階段:設計與測試階段

在此階段,Horizon 2020專案「超越百萬基因體」(Beyond 1 Million Genomes, B1MG)已就基礎設施設置、法律及技術指導、資料標準以及落實資料取用的要件與最佳實務等事項達成共識,進而從運作上支持及協調藍圖的實施。而本階段成果已較原定的永續資料共享基礎設施開發計畫走得更遠,這將有助於支持臨床上的個人化醫療、提高醫療體系效率,並且提高對各種疾病的認識。

2. 第二階段:擴大與永續經營階段

2022年11月,數位歐洲計畫(Digital Europe Programme)底下共同資助之基因體資料基礎設施(Genomic Data Infrastructure, GDI)專案正式啟動,也象徵著第二階段開始。該專案將建立歐洲基因體及臨床資料的聯合資料基礎設施(用於各種使用案例的分散式學習),提供資料取用治理與永續性協調機制,以及提高現有基因體及臨床資料的互通性。該專案同時也設計並實施全面性的溝通策略,使公眾充分知情且確保其信任,這將會是1+MG能否成功的重要先決條件。

結語

2022年8月,我國憲法法庭判決認定,健保資料庫依法供公務或學術機關使用雖屬合憲,但欠缺監督機制及當事人請求停止使用之權利,此部分係屬違憲[7]。這不但顯示出全民健康資料極具價值,也點出未來(尤其在數位化時代)需要建構更嚴格完備的制度來保障此類敏感性資料。儘管互通性是歐盟醫療資料數位轉型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其對於資料主體隱私保障(以GDPR為基礎)與信任關係確立(資訊充足與溝通)之嚴格態度,確實值得我國借鏡。

備註: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許慈真
現任: 臺北大學土地與環境規劃研究中心研究員
學歷: 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博士
輔仁大學財經法律翻譯碩士學程
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
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學士
專長: 智慧財產權、法律翻譯